[实用新型]一种电致发光天窗玻璃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197179.6 | 申请日: | 2021-05-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211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 发明(设计)人: | 茆昀舜;蔡忠萍;潘有想;蔡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耀皮康桥汽车玻璃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32B17/00 | 分类号: | B32B17/00;B32B17/06;B32B7/12;B60J7/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郎祺 |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致发光 天窗 玻璃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致发光天窗玻璃,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玻璃板、第一粘结层、导电膜层、第二粘结层和第二玻璃板;所述导电膜层下表面覆有电致发光透明油墨,所述电致发光透明油墨形成若干图案。本实用新型的电致发光天窗玻璃,采用的油墨在不通电的情况的下是透明的,发光图案可以设计得更丰富,不用担心视野问题而仅设计成小圆点等其他简单图案;而且亮度均匀,不会形成周边亮中间暗的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电致发光天窗玻璃,采用的油墨是微米级别的,很薄,印刷或喷涂在导电膜上,整个电致发光透明膜的厚度控制在0.1mm内,夹在两层0.38mm的粘结层中间,对玻璃总成厚度和重量的影响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天窗玻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致发光天窗玻璃。
背景技术
全景大天窗在主机厂应用越来越多,为减少安装空间及降低成本,遮阳帘+玻璃的结构形式,逐渐被镀膜+调光新型玻璃结构形式取代,其中星空天幕和调光镀膜天幕最多;目前引领汽车玻璃的龙头圣戈班、福耀等已经有成熟产品在宝马等车上运用,星空天幕可以使汽车天顶更美观,而随着遮阳帘的取消,在非调光天幕的情况下一般天幕为深色玻璃,从而星空天幕能够使单一的天顶更多元化。
目前星空天窗玻璃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在玻璃内部预埋上多个LED灯珠,可以达到通过控制开关改变多元化的天顶图案,例如专利CN201822088886.6《一种发光车窗玻璃》,但由于LED灯珠有一定厚度,埋在PVB里,在进行高温高压合片的时候,由于受到流动PVB的挤压,容易损坏,成品率不高;而且由于灯珠有一定厚度,一般在0.4~1.0mm,需要比常规粘结层(0.76mm)更厚的进行包裹,一般要加厚到1.14mm,防止被硬质玻璃压到,同时导电膜和灯珠需要夹在两层粘结层之间,比常规夹层玻璃多出一层粘结层,即玻璃总成的厚度和重量增加不少,给车身空间设计和节能减排带来了新的问题。
另一种为在玻璃上通过印刷的方式印刷反光油墨,通过不同的氛围灯管,产生不同颜色的同种图案,例如专利CN201310484698.4《交通工具装配玻璃》和CN201811423268.0《一种调节车内氛围的天窗玻璃》,其印刷的反光油墨不是透明的,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天窗的视野;而且天窗玻璃比较大,光源从边缘传导到玻璃中间的时候会减弱,形成玻璃中间比较暗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电致发光天窗玻璃。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电致发光天窗玻璃,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玻璃板、第一粘结层、导电膜层、第二粘结层和第二玻璃板;所述导电膜层下表面覆有电致发光透明油墨,所述电致发光透明油墨形成若干图案。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膜层的材质透明,为ITO导电玻璃。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导电膜层的厚度为0.05~0.1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粘结层和第二粘结层的材质透明,为EVA复合胶。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粘结层的厚度为0.3~0.38mm;所述第二粘结层的厚度为0.3~0.38mm。
进一步地,所述电致发光透明油墨通过印刷或喷涂工艺置于所述导电膜层下表面。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电致发光天窗玻璃,采用的油墨在不通电的情况的下是透明的,发光图案可以设计得更丰富,不用担心视野问题而仅设计成小圆点等其他简单图案;而且亮度均匀,不会形成周边亮中间暗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电致发光天窗玻璃,采用的油墨是微米级别的,很薄,印刷或喷涂在导电膜上,整个电致发光透明膜的厚度控制在0.1mm内,夹在两层0.38mm的粘结层中间,对玻璃总成厚度和重量的影响小。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耀皮康桥汽车玻璃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耀皮康桥汽车玻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19717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