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弹直立毛圈布有效
申请号: | 202121196585.0 | 申请日: | 2021-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634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林宜情;唐协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裕丰源(福建)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D27/08 | 分类号: | D03D27/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200 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立 毛圈布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弹直立毛圈布,包括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的底布,所述经纱上起织有的毛圈,相邻毛圈之间相互交错纺织在经纱上。在同一根经纱上先后纺织成型的两相邻毛圈之间形成先后交错,使经纱上的毛圈不再是逐个独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交错重叠、相互依存的,从而使相邻毛圈之间形成相互作用,让毛圈更加挺立,并具有更好的弹性;其外观也更加美观,并更富有立体感。由于高弹直立毛圈布的毛圈更加挺立且弹性更好,可用于生产制作地垫、地毯、脚垫等,也可用于生产制作魔术贴,当其被用作魔术贴的勾面时,其勾力更强。本实用新型的高弹直立毛圈布应用广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弹直立毛圈布。
背景技术
经编毛圈布织物通常包括由经纱和纬纱织造而成底布(基布),以及在经纱上逐个形成竖立的毛圈,从而制成底布表面上具有毛圈的单面或双面毛圈织物。
如图1和图2所示,图1为现有单面毛圈布的立体结构简图,为了避免图1中线条过多,影响辨识和理解,在图1中底布仅绘示出经纱,而未绘示出纬纱。应理解利用经纱和纬纱织造出底布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常规知识,结构简图中采用省略纬纱的绘图方法并不影响本领域相关技术人员的理解。图2为现有技术中带有毛圈的单根经纱的结构示意图,从图2中可以看出,在现有经编毛圈布织物中,目前常见毛圈布的毛圈仅仅是在单根经纱上依次逐个成型的,相邻毛圈之间并没有形成交错重叠。由于每个毛圈是独立依次排列的,在一些需要让毛圈布的毛圈更有弹性和更加挺立的场合,这类毛圈布的毛圈就会显得松软,无法胜任。
为此,本领域技术人员也想出了一些方案来克服这一问题。例如缩短相邻带毛圈经纱的左右间距,或在原来带毛圈的经纱左、右侧增加一条附带毛圈的经纱,使左右相邻毛圈更加聚拢,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毛圈布毛圈的整体弹性和直立能力。但这种改进并不能显著提高单个毛圈的弹性和直立性,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单个毛圈的弹性和直立能力,却在很大程度上折损了毛圈布花型的灵活性和自由度,而且使得所织造出的毛圈布的布面外观和视觉效果变差。
为了进一步解决上述问题,需要针对上述现状提出一种更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弹直立毛圈布,该高弹直立毛圈布是在同一经纱上先后纺织成型的两相邻毛圈之间形成交错重叠部分,使经纱上的毛圈不再是逐个独立的,而是相互重叠、相互依存的,从而使相邻毛圈之间形成相互作用,让毛圈更加挺立,并具有更好的弹性,其外观也更加美观、更富有立体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高弹直立毛圈布,包括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的底布,所述经纱上起织有的毛圈,相邻毛圈之间相互交错纺织在经纱上。
优选地,在同一经纱上先后起织成型的两相邻毛圈之间具有交错重叠部分。
优选地,所述底布的部分经纱上起织有的毛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经纱上毛圈的织造结构,使相邻毛圈之间相互交错纺织在经纱上。在同一根经纱上先后纺织成型的两相邻毛圈之间形成先后交错,使经纱上的毛圈不再是逐个独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交错重叠、相互依存的,从而使相邻毛圈之间形成相互作用,让毛圈更加挺立,并具有更好的弹性;其外观也更加美观,并更富有立体感。
附图说明
图1为背景技术中现有单面毛圈布的立体结构简图。
图2为背景技术中带有毛圈的单根经纱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中单面毛圈布的立体结构简图。
图4为实施例中带有毛圈的单根经纱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经纱 2—底布 3—毛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裕丰源(福建)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裕丰源(福建)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1965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妇科用靶向区域阴道给药装置
- 下一篇:一种低耗磷石膏煅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