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蜂群式无人机运行状态评估监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196462.7 | 申请日: | 2021-05-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993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 发明(设计)人: | 李力;何涛;杨万庚;朱新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同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4C37/02 | 分类号: | B64C37/02;B64D47/08;B64D5/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龙凯 |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开发区高新***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蜂群 无人机 运行 状态 评估 监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蜂群式无人机运行状态评估监测装置,属于监测装置技术领域,所述无人机主机本体的下表面设置有收集装置,所述无人机主机本体的下表面设置有无人机子机本体,所述无人机子机本体的上表面开设有收集口。该用于蜂群式无人机运行状态评估监测装置,通过设置无人机主机本体,当需要对无人机子机本体进行监测时,通过将运行中的无人机主机本体下方的收集装置对准收集口,使得第一弹力装置受力从而向下移动,限位杆向上滑动到槽口对收集装置进行卡死,该方式在卡位槽受力下降后利用第二弹力装置将限位杆退出对收集装置进行卡死,实现了在空中对子机数据进行收集的方式,且具有不易脱落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监测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蜂群式无人机运行状态评估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机上无驾驶舱,但安装有自动驾驶仪、程序控制装置等设备,地面、舰艇上或母机遥控站人员通过雷达等设备,对其进行跟踪、定位、遥控、遥测和数字传输,但现有对无人机监测技术大多还不够完善,在无人机运行中很难对其进行评估监测,其监测中可能会发生脱落的情况,从而引发无法了解运行中的无人机状况,可能会导致在执行任务中损坏的问题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蜂群式无人机运行状态评估监测装置,解决了但现有对无人机监测技术大多还不够完善,在无人机运行中很难对其进行评估监测,其监测中可能会发生脱落的情况,从而引发无法了解运行中的无人机状况,可能会导致在执行任务中损坏的。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蜂群式无人机运行状态评估监测装置,包括无人机主机本体,所述无人机主机本体的下表面设置有收集装置,所述无人机主机本体的下表面设置有无人机子机本体,所述无人机子机本体的上表面开设有收集口,所述无人机子机本体内设置有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内设置有搭接盒,所述搭接盒内设置有卡位槽,所述卡位槽的下表面卡接有旋转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内设置有支撑杆,所述限位装置内设置有回收轴承,所述支撑杆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旋转装置的下表面和回收轴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限位装置内设置有第一弹力装置,所述第一弹力装置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搭接盒的下表面和限位装置内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搭接盒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均开设有槽口,所述限位装置内设置有两个限位杆,所述限位装置内设置有滑槽,两个限位杆的底端均设置有滚轮,两个滚轮卡接在同一个滑槽内,所述限位装置内设置有四个第二弹力装置,所述第二弹力装置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与限位杆的右侧面和限位装置内壁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限位装置内设置有两个回拉装置,所述回拉装置的左端和顶端分别与限位杆的右侧面和回收轴承的表面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无人机主机本体的外表面设置有四组滚轮,所述无人机主机本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四个机翼杆,四个机翼杆位于分别位于四组滚轮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机翼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装置,所述转动装置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转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无人机主机本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四个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减震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无人机主机本体的外表面设置有摄像头,所述无人机主机本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摄像头通过第二转轴与无人机主机本体铰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收集装置的上表面设置有控制轴承,所述收集装置通过轴承与无人机主机本体下表面铰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收集装置的外表面设置有升缩杆,所述升缩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数据收集端。
(三)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同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同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19646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企业党建教育宣传架
- 下一篇:一种肉制品加工用固定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