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隔层的穿线护套管有效
申请号: | 202121189176.8 | 申请日: | 2021-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999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吴泽和;翁若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三凌塑料管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3/04 | 分类号: | H02G3/04 |
代理公司: | 汕头市潮睿专利事务有限公司 44230 | 代理人: | 卢梓雄;丁德轩 |
地址: | 515000 广东省汕***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隔层 穿线 护套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隔层的穿线护套管,包括筒状的管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条状分隔件,条状分隔件可拆卸插接在所述管体中,并且条状分隔件自管体的前端沿管体的长度方向延伸到管体的后端;条状分隔件包括至少两个内侧边相连接的隔板,各个隔板的外侧边分别与管体的内侧壁接触,各个隔板将管体的内腔分隔成多个穿线腔。这种穿线护套管能够根据需要设置隔层,将穿设在护套管的各条电线隔开,使各条电线线路互不干扰,提高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护线管材,特别涉及一种具有隔层的穿线护套管。
背景技术
穿线护套管是用于穿设电线的管材,常见的穿线护套管一般采用PVC线管或者镀锌管等。目前进行电线穿设时,通常是将所有走向相同的电线共同穿设在同一个穿线护套管中,采用这种方式进行穿设虽然操作简单,但是对于有些导线较细、绝缘包皮较薄的电线来说,其抗干扰能力较差,与其他电线共同穿设在穿线护套管中并相互纠缠时,容易受到其他电线的干扰,影响正常传输甚至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隔层的穿线护套管,这种穿线护套管能够根据需要设置隔层,将穿设在护套管的各条电线隔开,使各条电线线路互不干扰,提高安全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具有隔层的穿线护套管,包括筒状的管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条状分隔件,条状分隔件可拆卸插接在所述管体中,并且条状分隔件自管体的前端沿管体的长度方向延伸到管体的后端;条状分隔件包括至少两个内侧边相连接的隔板,各个隔板的外侧边分别与管体的内侧壁接触,各个隔板将管体的内腔分隔成多个穿线腔。
上述穿线护套管中,穿线时,不同的电线能够穿设在不同的穿线腔中,隔板能将各条电线隔开,使各条电线线路不会在穿线护套管中相互缠绕,从而使各条电线互不干扰,均能够进行正常传输工作,有效提高安全性。同时,条状分隔件采用可拆卸的方式穿设在管体中,因此生产时可以将管体与条状分隔件能够分开进行生产,管体无需按照所需穿线腔数量不同的规格进行生产,管体在相同直径的穿线护套管中具有通用性,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并且在穿线时只需根据穿线数量的需求,选择隔板数量不同的条状分隔件与管体进行组合,就能形成穿线腔数量不同的穿线护套管,能够方便用户随意进行组合或更换。
上述内外方向是根据管体的轴线而定,靠近管体的轴线位置为内,远离管体的轴线位置为外。
优选方案中,所述隔板的内侧边设有连接薄片,连接薄片与隔板一体成型,各个隔板的内侧边通过连接薄片相连接。各个隔板的内侧边相连接处设置为连接薄片,一般隔板和连接薄片都由塑料一体注塑或挤出成型,连接薄片具有一定的弹性,可弯曲,这样既方便将整个条状分隔件插入到管体中,避免中间卡死,同时,由于连接薄片的弹性易变形作用,可以根据穿入的电线粗细不同,自适应调整穿线腔的大小。
优选方案中,各个所述隔板沿所述管体的周向均匀分布。通过这种设置,隔板能将管体的内腔分隔成多个相同的穿线腔。在这种情况下,当隔板的数量为两个时,分隔板的横截面为长条状,此时的分隔板上的两个隔板可以采用一体制成(即分隔板为一个完整的条状板,条状板的两端均与管体的内侧壁接触)。
优选方案中,所述管体的管壁由外皮层、中间层和内皮层构成,外皮层的内侧面与中间层的外侧面紧密贴合在一起,中间层的内侧面与内皮层的外侧面紧密贴合在一起;外皮层和内皮层为硬质层,中间层为PVC发泡层。由于管体中需要增加条状分隔件,因此穿线护套管的整体重量通常较大,穿线护套管的管体采用三层制成,由于中间层为PVC发泡层,PVC发泡层密度较小、重量减轻,能够有效节省原材料并降低穿线护套管的整体重量,而管体的外皮层和内皮层采用硬质层,又能有效保证管壁的强度。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中,所述硬质层为硬质PVC层。硬质层也采用PVC制成,硬质PVC层密度较大。外皮层、内皮层和中间层可以分别采用挤出机供料成型(外皮层和内皮层可以采用同一台挤出机供料成型),再通过复合成型模具在挤出机的出料口处对三层结构进行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三凌塑料管材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三凌塑料管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1891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