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压力性损伤的医用手套组件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187046.0 | 申请日: | 2021-05-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846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 发明(设计)人: | 孙强;杜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桐乡市第一人民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B42/10 | 分类号: | A61B42/10 |
| 代理公司: | 杭州知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56 | 代理人: | 张雯 |
| 地址: | 314500 浙江省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力 损伤 医用 手套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压力性损伤的医用手套组件,包括医用硅胶手套以及可拆卸的贴附于医用硅胶手套虎口处的减压垫,所述减压垫包括黏胶层,黏胶层上设置防拉伸层,防拉伸层上设置缓冲层,所述缓冲层上均布向外突出的鼓包,所述鼓包与防拉伸层形成起缓冲用的密闭腔。通过上述结构,有效解决了医护人员因为长期握持内窥镜的操作部而容易出现压迫性损伤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材,特别是一种防压力性损伤的医用手套组件。
背景技术
内窥镜是集中了传统光学、人体工程学、精密机械、现代电子、数学、软件等于一体的检测仪器。一个具有图像传感器、光学镜头、光源照明、机械装置等,它可以经口腔进入胃内或经其他天然孔道进入体内。利用内窥镜可以看到X射线不能显示的病变,因此它对医生非常有用。例如,借助内窥镜医生可以观察胃内的溃疡或肿瘤,据此制定出最佳的治疗方案。
内窥镜大致由光源部、操作部、插入部、先端观察部组成。操作内窥镜时,医护人员需要长时间紧握质地坚硬且重量较重的操作部,医护人员的手特别是虎口处容易因为局部压力过大导致的血液循环不畅而诱发压力性损伤。现有方式是医护人员在虎口处垫设厚纱布。该种方式的问题在于垫设厚纱布后,医护人员对于操作部的握持不便手部劳动强度加大容易产生疲劳感。另外,厚纱布于虎口处的稳定性较差,在使用过程中后纱布容易出现掉落而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压力性损伤的医用手套组件,能够在不影响医护人员操作内窥镜的情况下有效防止医护人员因为长时间握持内窥镜操作部而诱发压迫性损伤。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防压力性损伤的医用手套组件,包括医用硅胶手套以及可拆卸的贴附于医用硅胶手套虎口处的减压垫,所述减压垫包括黏胶层,黏胶层上设置防拉伸层,防拉伸层上设置缓冲层,所述缓冲层上均布向外突出的鼓包,所述鼓包与防拉伸层形成起缓冲用的密闭腔。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层上还交错的设置有将相邻鼓包连通的第一气道,所述缓冲层外缘环设与第一气道相连通的第二气道,所述第二气道连接充气软管,所述充气软管的端部设置有充气阀。
进一步地,所述充气阀的一端设置有能够贴合于医用硅胶手套上的硅胶贴。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层两端分别设置有一条弹性夹带,所述弹性夹带的端部与缓冲层的边缘固定连接。
工作原理:医护人员需要使用内窥镜时,医护人员先带上医用硅胶手套,随手将减压垫贴附在虎口处,当减压垫贴合完成后,医护人员即可握持内窥镜的操作部进行器材操作。在操作内窥镜的过程中,因为减压垫上的鼓包的存在,使得减压垫具有一定弹性缓冲功能,进而降低了内窥镜对于手部的直接作用。另外,因为防拉伸层具有极强的抗拉伸能力,使得鼓包的作用力能够被防拉伸层均匀分散,减少了虎口局部受压时所受到的压迫。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当使用完成后,可将减压垫取下对折保存,以防止黏胶层受到污染而影响下次使用。
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有效解决了医护人员因为长期握持内窥镜的操作部而容易出现压迫性损伤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减压垫的层式结构图;
图3是减压垫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0.医用硅胶手套200.减压垫210.黏胶层220.防拉伸层230.缓冲层231.鼓包232.第一气道233.第二气道240.充气软管250.充气阀260.硅胶贴270.弹性夹带。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桐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未经桐乡市第一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1870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造口袋
- 下一篇:一种节水型塑料制品回收清洗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