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客户机服务器的内容分块付费交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186850.7 | 申请日: | 2021-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175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发明(设计)人: | 邹晓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邹晓峰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H05K7/14;H05K5/02;H04L12/14 |
代理公司: | 上海著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410 | 代理人: | 王丹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客户机 服务器 内容 分块 付费 交易 装置 | ||
一种基于客户机服务器的内容分块付费交易装置,外壳体于开口端的顶部中心具有向外侧延伸的耳板;旋转组件包括内壳体、固定框架、多个水平托板和两个套筒,内壳体可转动的设置于外壳体中;固定框架固接在内壳体的开口端;多个水平托板一端与固定框架的中部固定连接;位于上方的套筒的下端与最上侧的水平托板的上端固接,其上端与固定框架顶部的中心固接,位于下方的套筒的上端与最下侧的水平托板的下端固接,其下端与内壳体底部的中心固接;两个轴杆分别可转动的设置在两个套筒的内部,且上侧的轴杆的上端与耳板的下端固定连接,上侧轴杆的下端可转动的穿过内壳体的底板后与外壳体的底板上端固定连接。该装置有效避免灰尘进入电子部件内部的情况发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在线内容付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客户机服务器的内容分块付费交易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内容付费和变现的概念逐渐进入了互联网跟媒体的视野中,用户的付费思维也随着自身需求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已经开始愿意为自己喜欢的优质内容进行付费了。而内容付费经过近些年的洗礼,已经成为了互联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的内容付费交易装置直接暴露于外部,其表面易附着灰尘,而灰尘在进入电子部件内容容易导致电子元件的损伤或烧毁,进而会降低电子元件的使用寿命,因而需要不定期的进行灰尘的清理。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客户机服务器的内容分块付费交易装置,该装置能在保证方便使用的基础上,有效避免灰尘进入电子部件内部的情况发生,能有效减少清理表面灰尘的频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客户机服务器的内容分块付费交易装置,包括外壳体、旋转组件和两个轴杆;所述外壳体的内部具有竖向延伸的第一容纳腔,且于一侧端部具有竖向延伸的开口端;外壳体于开口端的顶部中心具有向外侧延伸的耳板;
所述旋转组件包括有内壳体、固定框架、由上到下彼此相间隔设置的多个水平托板和竖直设置的两个套筒,所述内壳体的形状与外壳体的形状相适配,且可转动的设置于第一容纳腔中;内壳体的内部具有竖向延伸的第二容纳腔,且于一侧端部具有竖向延伸的开口端;所述固定框架的形状与内壳体的开口端相适配,且固定连接在内壳体的开口端;多个水平托板与内壳体相对的设置在固定框架的另一侧,且一端与固定框架的中部固定连接;两个套筒上下相对的分布于内壳体开口端的中心,且位于上方的套筒的下端与最上侧的水平托板的上端固定连接,其上端与固定框架顶部的中心固定连接,位于下方的套筒的上端与最下侧的水平托板的下端固定连接,其下端与内壳体底部的中心固定连接;
两个轴杆分别可转动的设置在两个套筒的内部,且上侧的轴杆的上端与耳板的下端固定连接,上侧轴杆的下端可转动的穿过内壳体的底板后与外壳体的底板上端固定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使内壳体可转动的设置在外壳体的内部,可以方便使内壳体旋入或旋出外壳体中的第一容纳腔中,而当内壳体旋转出且其开口端与外壳体的开口端相对的时候,可以形成一个近乎封闭的壳体,从而可以将内壳体中的电子设备进行封闭式保护,能避免灰尘进入电子设备的内部,避免了电子设备因灰尘的进入而发生损坏或损毁,同时,解决了需要频繁的不定期清理表面灰尘的问题。通过设置旋转组件,可通过弧板表面设置的指示标记来拨动水平托板,使套筒以轴杆为中心轴转动180°,从而带动内壳体转出外壳体,令操作面板呈现在用户面前,反之即可将内壳体隐藏起来以保护操作面板,防尘效果好。
进一步,为了增加整体的连接强度,所述旋转组件还包括分布于相邻水平托板之间的多个弧板,所述弧板固定连接在相邻两个水平托板之间远离固定框架的一端。
进一步,为了方便内壳体内部电子设备的散热,以便于延长内部电子设备的使用寿命,所述内壳体背离开口端的一侧表面开设有连通第二容纳腔的多个散热孔。
进一步,为了方便根据实际需要来变更该装置的位置,同时,为了方便的进行该装置位置的固定,所述外壳体底部在环绕边缘的位置固定安装有多个万向自锁滚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邹晓峰,未经邹晓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18685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内容再现系统、内容提供方法、内容再现装置、内容提供装置、内容再现程序和内容提供程序
- 内容记录系统、内容记录方法、内容记录设备和内容接收设备
- 内容服务系统、内容服务器、内容终端及内容服务方法
- 内容分发系统、内容分发装置、内容再生终端及内容分发方法
- 内容发布、内容获取的方法、内容发布装置及内容传播系统
- 内容提供装置、内容提供方法、内容再现装置、内容再现方法
- 内容传输设备、内容传输方法、内容再现设备、内容再现方法、程序及内容分发系统
- 内容发送设备、内容发送方法、内容再现设备、内容再现方法、程序及内容分发系统
- 内容再现装置、内容再现方法、内容再现程序及内容提供系统
- 内容记录装置、内容编辑装置、内容再生装置、内容记录方法、内容编辑方法、以及内容再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