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轻钢结构轻混凝土预制装配建筑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186606.0 | 申请日: | 2021-05-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949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 发明(设计)人: | 傅亦乔;赵云超;张利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远大勤业住宅产业化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B2/00 | 分类号: | E04B2/00;E04B2/56;E04B2/58 |
| 代理公司: | 杭州惟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343 | 代理人: | 安龙 |
| 地址: | 31203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结构 混凝土 预制 装配 建筑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轻钢结构轻混凝土预制装配建筑,包括轻钢骨架和若干混凝土预制板,还包括设置在轻钢骨架和混凝土预制板之间的安装组件,安装组件包括底部固定板和各免拆模板,底部固定板上开设有若干装配孔一,轻钢骨架一端穿过装配孔一,各混凝土预制板上开设由于若干与轻钢骨架相配合的装配孔二,各混凝土预制板之间设置有便于连接的连接组件,各免拆模板固定在轻钢骨架的外部,解决了混凝土预制构件结构单一且平整性不高在混凝土浇灌时无法充分与混凝土接触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特别涉及一种轻钢结构轻混凝土预制装配建筑。
背景技术
轻型钢结构主要是用在不承受大载荷的承重建筑。轻混凝土是用轻的粗、细骨料和水泥配制成的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相比,其最大特点是容重轻、具良好的保温性能,轻钢轻混凝土结构以薄壁轻钢和轻混凝土为主要材料,以快速搭建的轻钢构架为基础,集成墙体和楼板免拆模板技术,将轻钢工厂化生产装配施工与轻质混凝土现浇整体相结合。但现有的混凝土的都为长方体结构,通过模具浇灌成型故在多个混凝土预制结构叠加进行装配式,在对结构内部进行浇灌混凝土时并不能很好的保证混凝土与和设备之间充分接触,从而无法保证结构的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轻钢结构轻混凝土预制装配建筑,解决了混凝土预制构件结构单一且平整性不高在混凝土浇灌时无法充分与混凝土接触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轻钢结构轻混凝土预制装配建筑,包括轻钢骨架和若干混凝土预制板,还包括设置在轻钢骨架和混凝土预制板之间的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底部固定板和各免拆模板,所述底部固定板上开设有若干装配孔一,所述轻钢骨架一端穿过装配孔一,各所述混凝土预制板上开设由于若干与轻钢骨架相配合的装配孔二,各所述混凝土预制板之间设置有便于连接的连接组件,各所述免拆模板固定在轻钢骨架的外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将轻钢骨架与混凝土进行装配时,先将轻钢骨架的构架进行安装,底部固顶板固定在地面上,轻钢骨架在安装的时候穿过底部固定板,当轻钢骨架安装完成后在将混凝土预制板安装进轻钢骨架内,混凝土预制板在安装的过程中通过装配孔二穿过轻钢骨架,各混凝土预制板通过连接组件组合在一起,当混凝土预制板安装成功后在将免拆模板安装到轻钢骨架与混凝土预制板的外部,从而从顶部对设备进行浇灌混凝土,免拆模板起到对混凝土起到遮挡作用,从而实现了各部件之间的装配。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若干梯形支撑块和光杆,所述混凝土预制板顶部两侧对称开设有配合槽,所述梯形支撑块对称固定在混凝土预制板底部两侧且所述梯形支撑块与配合槽相适配,所述混凝土预制板上开设有若干贯穿孔,所述光杆转动设置在各混凝土预制板上的贯穿孔内。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各混凝土预制板进行安装时,先将底部的混凝土预制板通过在装配孔二与轻钢骨架相配合,在通过混凝土预制板底部的配合槽与梯形支撑块的相配合进行固定,通过梯形支撑块的梯形状结构使得混凝土预制板之间产生空隙,防止在后期浇灌混凝土的时候混凝土无法充分的与各混凝土预制板之间进行接触,将各混凝土预制板安装好后再在将光杆安装到各混凝土预制板上,通过光杆从而增强各混凝土预制板的强度。
作为优选,各所述混凝土预制板上均对称开设下料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各混凝土预制板与轻钢骨架配合安装完成后,通过各混凝土预制板上的下料孔内浇灌混凝土,混凝土通过下料孔流经混凝土预制板与轻钢骨架各个部位,从而对其起到固定作用。
作为优选,各所述免拆模板顶部开设有若干滑槽二,所述滑槽二内滑动设置有滑块二,各所述滑块二远离滑槽二的一端固定有顶板。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在浇灌混凝土时,先将顶板的滑块二与滑槽二相配合,向下按压顶板,通过顶板对混凝土向下进行挤压,当混凝土被挤压下去后在重新浇灌混凝土,重复上述操作,使得混凝土可以更好的与混凝土预制板与轻钢骨架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远大勤业住宅产业化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远大勤业住宅产业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1866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差压变送器静压特性测试装置
- 下一篇:一种易取料太极锣生产模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