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岩心钻探泥浆循环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1184188.1 | 申请日: | 2021-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411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张扬;雷会东;赵元琦;刘升台;车明德;姜圩;刘智慧;王璐;张钦雷;姚晓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山东正元地质勘查院 |
主分类号: | E21B21/06 | 分类号: | E21B2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岩心 钻探 泥浆 循环 处理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岩心钻探泥浆循环处理系统,它包括钻机以及沿泥浆输送方向顺次通过塑料制软管连通的一级沉淀池、二级沉淀池和三级沉淀池,所述钻机与一级沉淀池之间通过不锈钢泥浆循环槽连接,所述三级沉淀池通过塑料制软管连接有搅拌罐,所述搅拌罐内安装有由动力装置驱动的搅拌机构,所述搅拌罐通过泥浆泵与钻机连接,所述一级沉淀池置于地坑内,所述二级沉淀池和三级沉淀池置于地面上。该系统可实现泥浆不落地,减少了泥浆循环过程中因泥浆的渗漏造成的土壤污染问题,且泥浆可循环利用,经济环保。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岩心钻探泥浆循环处理系统,属于岩心钻探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岩心钻探是固体矿产地质勘探常采用的勘探手段。岩心钻探过程中,钻井泥浆会携带地层各类矿物质,包括泥浆本身所含的一些水基、油基、乳液等化学药剂返回地面。如果直接就近排放,一方面会对井场周边环境造成污染,不符合环保要求;另一方面,返回地面的钻井泥浆弃之不用而不断的重新配置新的泥浆,无形中提高了钻井成本,这就是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岩心钻探泥浆循环处理系统,该系统可实现泥浆不落地,减少了泥浆循环过程中因泥浆的渗漏造成的土壤污染问题,且泥浆可循环利用,经济环保。
本方案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一种岩心钻探泥浆循环处理系统,它包括钻机以及沿泥浆输送方向顺次通过塑料制软管连通的一级沉淀池、二级沉淀池和三级沉淀池,所述钻机与一级沉淀池之间通过不锈钢泥浆循环槽连接,所述三级沉淀池通过塑料制软管连接有搅拌罐,所述搅拌罐内安装有由动力装置驱动的搅拌机构,所述搅拌罐通过泥浆泵与钻机连接,所述一级沉淀池置于地坑内,所述二级沉淀池和三级沉淀池置于地面上。
优选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位于搅拌罐内并与搅拌罐的顶部转动连接的搅拌杆,所述搅拌杆上均匀固连有多个搅拌叶片,所述动力装置为与搅拌罐固连的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上固连有主动带动,所述搅拌杆的顶部伸出搅拌罐并固连有从动带轮,所述主动带轮与从动带轮通过皮带连接。
优选的,所述一级沉淀池为不锈钢板沉淀池,所述一级沉淀池的长度为1.5m、宽度为0.7m、高度为0.8m。
优选的,所述二级沉淀池为不锈钢板沉淀池,所述二级沉淀池的长度为1m、宽度为1m、高度为1m。
优选的,所述三级沉淀池为不锈钢板沉淀池,所述三级沉淀池的长度为1m、宽度为1m、高度为1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该岩心钻探泥浆循环处理系统可以实现泥浆不落地,减少了泥浆循环过程中因泥浆渗漏造成的土壤污染问题,且整个装置占地面积小,并且只有一级沉淀池需要对土地进行挖方,土地挖方面积仅为0.84m3,有效地减少了土地挖方面积和土方挖方量,并有效减少了因挖方造成的土地破坏及由此产生的恢复治理费用。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搅拌罐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钻机,2-泥浆泵,3-搅拌罐,4-三级沉淀池,5-二级沉淀池,6-一级沉淀池,7-从动带轮,8-皮带,9-主动带动,10-电动机,11-搅拌杆,12-搅拌叶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山东正元地质勘查院,未经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山东正元地质勘查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18418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