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内扣的注塑件脱模取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182841.0 | 申请日: | 2021-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877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发明(设计)人: | 周家纯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远市清新区金宝祥塑胶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42 | 分类号: | B29C45/4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仁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88 | 代理人: | 王倩倩 |
地址: | 511810 广东省清远市清***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注塑 脱模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内扣的注塑件脱模取料装置,涉及注塑件脱模取料装置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注塑机和取料机构,所述注塑机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对注塑件进行取料的取料机构,所述取料机构包括机构外壳、弹性夹、取料臂、滑槽、连接件、弹性杆、气囊、固定块、气压腔、弹簧和拉杆,所述固定块嵌固于机构外壳的内壁底部,所述气囊嵌固于固定块的顶部,所述机构外壳的内壁底部从右到左依次铰接有弹性杆和取料臂,所述气囊与取料臂通过连接件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取料机构的设置,使得取料臂带动弹性夹对注塑件进行取料,从而避免了人工伸手取料,且容易烫伤的问题,减小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取料效率及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件脱模取料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带有内扣的注塑件脱模取料装置。
背景技术
注塑是一种工业产品生产造型的方法。产品通常使用橡胶注塑和塑料注塑。注塑还可分注塑成型模压法和压铸法。
现有的带有内扣的注塑件脱模取出时,注塑件尚未完全冷却,导致其表面粘度仍处于活跃状态,致使在进行取料脱模时可能附着于模具上难以取下来,且注塑环境温度高,空间小,人工伸手取出难度大,且容易烫伤,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带有内扣的注塑件脱模取料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有内扣的注塑件脱模取料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带有内扣的注塑件脱模取料装置,包括注塑机和取料机构,所述注塑机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对注塑件进行取料的取料机构,所述取料机构包括机构外壳、弹性夹、取料臂、滑槽、连接件、弹性杆、气囊、固定块、气压腔、弹簧和拉杆,所述固定块嵌固于机构外壳的内壁底部,所述气囊嵌固于固定块的顶部,所述机构外壳的内壁底部从右到左依次铰接有弹性杆和取料臂,所述气囊与取料臂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取料臂的正面开设有滑槽,所述弹性杆的顶部滑动于滑槽的内部,弹性夹设置于取料臂的顶部,所述气压腔嵌固于机构外壳的底部,所述拉杆滑动于气压腔的内部,所述拉杆的外侧套接有弹簧。
优选的,所述气囊的底部与气压腔的顶部处于贯通状态。
优选的,所述滑槽的内壁设置有凸起。
优选的,所述弹性杆的顶部设置有圆球。
优选的,所述气囊的两侧为对称结构。
优选的,所述弹性夹有弹性元件和夹板构成。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有内扣的注塑件脱模取料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弹性杆的顶部圆球与滑槽内部凸起配合作用下,使得弹性夹取料时还会发生振动,避免了注塑件尚未完全冷却,附着于模具上难以取下的问题,提高了取料装置的实用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取料机构的设置,使得取料臂带动弹性夹对注塑件进行取料,从而避免了人工伸手取料,且容易烫伤的问题,减小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取料效率及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取料机构的主视图。
图中:1、注塑机;2、取料机构;21、机构外壳;22、弹性夹;23、取料臂;24、滑槽;25、连接件;26、弹性杆;27、气囊;28、固定块;29、气压腔;210、弹簧;211、拉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远市清新区金宝祥塑胶五金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清远市清新区金宝祥塑胶五金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1828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石墨烯加热芯片的散热装置
- 下一篇:汽车用电动踏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