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尿素供给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2121181110.4 | 申请日: | 2021-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67416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乐起奖;郑远师;谢莲;张平;刘昌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爱电子(贵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3/20 | 分类号: | F01N3/20;F01N13/18;F01N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50003 贵州省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尿素 供给 模块 | ||
一种尿素供给模块,包括一个支架总成、一个上盖,一个尿素浓度传感器,所述尿素浓度传感器包括一个传感器探头,一个传感器控制器,所述传感器探头包括一个外壳,探头通过所述外壳固定于外部安装座,所述传感器控制器独立安装,本发明所提供模块可靠性高,便于维护更换,适应性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发动机排气后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发动机排气后处理的NOx选择催化还原(SCR)系统及其控制技术。
背景技术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发动机及车辆排放标准也日益严苛,目前,采用能够在富氧环境下进行催化还原处理的NOx选择催化还原(SCR=Selective CatalyticReduction)技术是针对NOx污染物处理的主流技术路线。
SCR技术需要将例如32.5%重量浓度的尿素水溶液(也叫柴油排气处理液DEF=Diesel Exhaust Fluid,或者添蓝液AdBlue)定量喷射进柴油机排气中,通过排气高温分解成氨气,与排气混合后进入SCR催化转换器,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氨气就会与发动机排气中的NOx等发生催化还原反应,使NOx分解为无害的N2、H2O。如果DEF喷射量与排气中的NOx含量不相匹配或者尿素溶液品质不能达到要求,那么要么NOx不能够被充分还原分解,排放量增加,要么剩余不少氨气排到大气中,造成二次污染。
然而,作为重要反应剂的尿素水溶液其品质往往只在出厂或者检验时进行品质管控,大多后处理系统也未设置可以检测尿素溶液浓度的装置。现下,不少车辆用户为减少使用成本,使用劣质尿素溶液或者在尿素溶液中添加水溶剂,导致尿素溶液品质参差不齐,严重影响尾气NOx的处理效果。所以,在装置中设置可以检测尿素浓度的传感器是十分必要的。
现有尿素浓度传感器主要分为光学式和超声波式,传感器探头需要浸入尿素溶液中,为避免工作过程中受杂质以及气泡干扰,装置一般在浓度传感器外增加封装,但是在加注尿素溶液的时候,外设封装留有的探测口容易堆积气泡且难以排出。
此外,大多尿素浓度传感器采用与控制器统一封装结构,然而控制器植入尿素溶液中其可靠性降低,且故障不易排查,故障件不易更换,导致维修成本升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靠性高,便于维护更换,适应性好的尿素供给模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即,一种尿素供给模块,包括一个支架总成、一个上盖,一个尿素浓度传感器。
所述支架总成包括一个“L”型金属管,所述金属管为中空管道,包括一段螺旋段,内部循环有发动机冷却液,用于低温环境的融冰。
所述上盖安装于支架总成一端,用于将尿素供给模块固定于尿素箱上,其材质可以是塑料。
所述尿素浓度传感器包括一个传感器探头,一个传感器控制器。所述传感器探头包括一个外壳,探头通过所述外壳固定于外部安装座。所述外部安装座包括一个定位槽和安装孔,所述传感器探头安装于定位槽中,安装孔与所述支架总成形成对接并固定。所述传感器探头可随支架总成深入至尿素溶液,以满足尿素溶液的检测,并且感器探头安装于支架底部靠近螺旋段位置,其周边以有利于融冰的方式布置靠近支架总成。所述安装座可以通过卡扣或者螺栓紧固等的方式固定于支架总成,以实现灵活拆装。
进一步,所述传感器探头位置可以通过调节“L”型管的朝向改变,以避免尿素液加注时直接通过探头部位,从而导致的在传感器探头位置堆积气泡,影响检测精度。
所述传感器控制器独立于传感器探头安装,传感器控制器可以安装于上盖,置于尿素溶液外侧。所述传感器控制器与所述传感器探头之间通过信号线连接,并实现信号接收。所述信号线与传感器探头装配成一体,以方便安装及更换。
本发明所述各部件体积小,集成度高,布置方便,易于安装以及后期维护。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爱电子(贵州)有限公司,未经福爱电子(贵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18111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