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燃料电池系统测试接线盒有效
申请号: | 202121180903.4 | 申请日: | 2021-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258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发明(设计)人: | 薛亮;苏国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未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04 | 分类号: | G01R1/04;G01R31/385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史云聪 |
地址: | 201804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料电池 系统 测试 接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燃料电池系统测试接线盒,包括接线盒本体,接线盒本体上设置有控制器接口、被测器件信号输入区、被测器件信号输出区以及被测器件供电区;被测器件信号输入区、被测器件信号输出区以及被测器件供电区均包括若干插接端口,若干插接端口均通过控制器接口与测试控制器电联接。通过上述设置保证了接线盒上具有若干与测试控制器相连通的不同功能区的插接端口,从而保证在燃料电池测试过程中,在测试不同的模块或需要更换不同的器件或增加、减少器件时也无需重新接线,直接使不同的器件插接到插接端口即可实现系统中各器件与控制器的稳定连接,进而更加方便的完成整个测试过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料电池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燃料电池系统测试接线盒。
背景技术
燃料电池系统包括空气模块、氢气模块、冷却模块以及高压模块等。在燃料电池系统开发过程中会做大量的台架测试,包括各模块的测试及整个系统的测试。每个台架测试都需要连接线束,使被测系统能持续供电,使控制器与传感器及执行器间能稳定通讯。不同的测试系统由不同的电器件组成,有不同的电气接口,甚至同一测试系统会在测试的不同阶段更换系统内电器件以达到测试目的。如氢气模块的氢循环系统测试可能会更换不同的氢喷阀,氢循环泵;电堆的冷启动测试可能会对比带加热器及不带加热器的测试结果;系统的软件验证测试可能会改变控制器的连接引脚以修正控制策略等。
目前,在燃料电池的测试中有两种接线方式:1、按照线束设计流程,先设计电气原理图,然后设计线束图纸,选择线束供应商定厂生产线束;2、采用接线端子排手工连接FCU、电源及被测系统;上述两种方式均不能匹配不同测试系统,灵活适应测试系统的变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燃料电池系统测试接线盒,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通过在接线盒本体上设置被测器件信号输入区、被测器件信号输出区以及被测器件供电区,并使每个区域均设置若干插接端口且插接端口均与测试控制器电联接的形式,保证了接线盒上具有若干与测试控制器相连通的不同功能区的插接端口,从而保证在燃料电池测试过程中,在测试不同的模块或需要更换不同的器件或增加、减少器件时也无需重新接线,直接使不同的器件插接到插接端口即可实现系统中各器件与测试控制器的稳定连接,进而更加方便的完成整个测试过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燃料电池系统测试接线盒,包括接线盒本体,所述接线盒本体上设置有控制器接口、被测器件信号输入区、被测器件信号输出区以及被测器件供电区;所述被测器件信号输入区、被测器件信号输出区以及被测器件供电区均包括若干插接端口,若干所述插接端口均通过所述控制器接口与测试控制器电联接。
优选地,所述接线盒本体上还设置有电源输入接口,外接电源通过所述电源输入接口与所述测试控制器电联接。
优选地,所述接线盒本体上还设置有通讯接口区,所述通讯接口区包括若干CAN接口。
优选地,所述接线盒本体的所述电源输入接口端还设置有预留供电接口,所述预留供电接口与所述电源输入接口电联接。
优选地,所述被测器件信号输入区、所述被测器件信号输出区以及所述被测器件供电区设置在所述接线盒本体的顶部面板上,所述顶部面板上还设置有预留被测器件供电接口区和预留信号接口区。
优选地,所述控制器接口、所述电源输入接口、所述预留供电接口以及所述通讯接口区均设置在所述接线盒本体的侧面板上。
优选地,所述接线盒本体包括盒体和盒盖,所述被测器件信号输入区、所述被测器件信号输出区、所述被测器件供电区、所述预留被测器件供电接口区以及所述预留信号接口区均设置在所述盒盖上,所述控制器接口设置在所述盒体上。
优选地,所述插接端口为香蕉插座。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未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未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18090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