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工程测量放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176280.3 | 申请日: | 2021-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108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乔玉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乔玉龙 |
主分类号: | G01C15/00 | 分类号: | G01C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佳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47 | 代理人: | 王翠 |
地址: | 0530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程 测量 放线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工程测量放线装置,包括装置底架、防护板架、放线辊、固定导流滚轮一、固定导流滚轮二、固定导流滚轮三、移动滚轮和反馈式启动器,所述防护板架设于装置底架上,所述放线辊转动设于防护板架上,所述固定导流滚轮一、固定导流滚轮二、固定导流滚轮三和移动滚轮均转动设于防护板架上,所述移动滚轮位于固定导流滚轮一的上方,所述固定导流滚轮二位于固定导流滚轮三的上方,所述反馈式启动器设于防护板架上且位于移动滚轮和固定导流滚轮二之间。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是提供了一种可以根据放线绳的拉动状态自动启停的工程测量放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工程测量放线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工程测量中的放线装置是通过人工拉动绕线轮上的放线绳进行放线工作,但是现有的放线中人工快速拉动放线绳会使得绕线轮产生转动惯性,从而使得放线到一定位置时,绕线轮还会带动放线绳进行转动伸长,从而无法保证放线定位时放线绳一直处于绷直状态,影响放线精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以根据放线绳的拉动状态自动启停的工程测量放线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实用新型一种工程测量放线装置,包括装置底架、防护板架、放线辊、固定导流滚轮一、固定导流滚轮二、固定导流滚轮三、移动滚轮和反馈式启动器,所述防护板架设于装置底架上,所述放线辊转动设于防护板架上,所述固定导流滚轮一、固定导流滚轮二、固定导流滚轮三和移动滚轮均转动设于防护板架上,所述移动滚轮位于固定导流滚轮一的上方,所述固定导流滚轮二位于固定导流滚轮三的上方,所述反馈式启动器设于防护板架上且位于移动滚轮和固定导流滚轮二之间,所述放线辊上缠绕设有放线绳,所述放线绳依次穿过移动滚轮和固定导流滚轮一之间的间隙、反馈式启动器、固定导流滚轮二和固定导流滚轮三之间的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板架上设有驱动器,所述驱动器包括齿轮一、齿轮二和电机一,所述电机一设于防护板架上,所述齿轮二设于电机一上,所述齿轮一设于放线辊一端且与齿轮二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反馈式启动器包括支座、摆动架、连接套、固定筒、按压传动杆、弹簧、限位垫、按钮座和启动按钮,所述支座设于防护板架上,所述摆动架铰接设于支座上,所述连接套设于摆动架活动端的底部,所述固定筒设于防护板架上且位于摆动架的上方,所述按压传动杆滑动贯穿设于固定筒中,所述限位垫设于按压传动杆的底端,所述弹簧滑动套接设于按压传动杆且设于固定筒和限位垫之间,所述按钮座设于防护板架上且位于按压传动杆的上方,所述启动按钮设于按钮座上,所述启动按钮与电机一电性连接,所述放线绳滑动贯穿连接套设置,需要进行放线操作时,工人拽动放线绳时,放线绳处于拉紧状态,此时放线绳在移动滚轮和固定导流滚轮一之间的间隙、固定导流滚轮二和固定导流滚轮三之间的间隙之间拉直,此时放线绳带动摆动架上摆向上推挤按压传动杆上移按动启动按钮,从而启动电机一带动放线辊转动放线。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底架上设有轮座罩壳,所述轮座罩壳中设有移动轮和刹车组件,所述刹车组件位于移动轮的上方,所述刹车组件包括升降板、推挤件、刹车片、连接弹簧和螺纹杆一,所述螺纹杆一转动设于轮座罩壳顶壁上,所述升降板通过螺纹孔套接设于螺纹杆一上且滑动设于轮座罩壳中,所述刹车片一端铰接设于轮座罩壳上且位于升降板的下方和移动轮的上方,所述连接弹簧设于轮座罩壳内壁上和刹车片的活动端,所述推挤件设于升降板底部且滑动接触设于刹车片上。
进一步地,所述螺纹杆一上设有齿轮三,所述轮座罩壳上转动贯穿设有调节轴,所述调节轴上设有齿轮四,所述齿轮四与齿轮三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板架上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中转动贯穿设有调节螺杆二,所述安装槽中滑动设有安装座,所述移动滚轮转动设于安装座上,在不使用后,通过拧动调节螺杆二带动安装座移动,进而带动移动滚轮下移将放线绳夹持固定在固定导流滚轮一上,避免放线绳松散。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导流滚轮二和固定导流滚轮三之间的间距大于放线绳的直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乔玉龙,未经乔玉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17628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