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单双一体射频消融电极针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174044.8 | 申请日: | 2021-05-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1185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伽奈维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18/12 | 分类号: | A61B18/12;A61B18/1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体 射频 消融 电极 | ||
一种单双一体射频消融电极针,包括直针组件、弯针组件以及手柄,直针组件包括直针体、直针进水管、直针电缆、直针出水管,直针体包括直针针头、直针外管、直针内管以及导流管,直针外管前端开设有弯针进出槽,弯针体设置在直针外管与直针内管之间的空隙,且弯针体前端随着推动可进出弯针进出槽,弯针体后端与手柄对接,且手柄上设置有弯针推钮,所述弯针推钮联动弯针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消融电极既具有循环冷却水,又具有注液功能;两个电极不是分布在同一轴向上并且距离可调,既可分别作为单极工作,也可组成双极工作,进行局部消融;在两个电极中都布置温度传感器,即可以监控循环冷却水的温度,也可以监控肿瘤组织消融温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单双一体射频消融电极针。
背景技术
肿瘤射频消融术是在CT、B超等图像扫描设备的引导下,将消融电极针插入患者体内肿瘤区域,在射频发生器的控制下进行热消融治疗的一种微创手术。要获得良好的肿瘤消融效果,除了取决于射频发生器外,合理设计射频消融电极针也是至关重要的。目前,各种类型的射频消融电极针大量存在,在电极数量上分诸如单针、双极针、集束针等;在解决电极周围碳化影响消融效果方面有循环冷却水、注液等方式;在温度监控方面在电极内放置温度传感器等。
如CN208974088U所述的带循环冷却水及温度传感器的单极针,通过循环冷却水可以减缓电极周围碳化现象,从而增加消融范围,但因为是在电极针内部循环,不能对电极针周边肿瘤组织进行注液增加导电性,消融范围有限;另外温度传感器置于循环冷却水中,实际上监控的是循环冷却水的温度,对于肿瘤消融范围的温度是未知的。
如CN201879818U所述的集束针,具有可注液、子针展开的范围可控、可以监控多点温度等优点,不足之处在于其本质上还是单极针,在射频功率上会分散到各个子针,临床上容易伤到周围组织,存在某些子针展开不完整的情况,子针容易出现碳化现象造成收针困难。
如CN104173105A所述双极针,两个电极分布在同一轴向上,消融范围有限,同时没有循环冷却水或注液,容易造成针体周围碳化。
除了以上所述不足之处,这些消融针都只能在针体周围全向消融,不能实现某个方向的特定局部消融。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上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单双一体射频消融电极针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单双一体射频消融电极针,包括直针组件、弯针组件以及手柄,所述直针组件包括直针体、直针进水管、直针电缆、直针出水管,所述直针体包括直针针头、直针外管、直针内管以及导流管,所述直针针头设在直针体前端,直针外管套设在直针内管外侧,所述弯针组件包括弯针体,所述直针体末端与手柄对接,所述直针进水管以及直针出水管分别对应连接导流管以及直针内管,所述直针电缆通过直针外管接至直针针头,所述直针针头后端设置有直针温度传感器,所述直针电缆连接直针温度传感器,所述直针外管前端开设有弯针进出槽,所述弯针体设置在直针外管与直针内管之间的空隙,且弯针体前端随着推动可进出弯针进出槽,所述弯针体后端与手柄对接,且手柄上设置有弯针推钮,所述弯针推钮联动弯针体。
优选地,所述弯针体前端设置有弯针温度传感器,所述弯针温度传感器连接有弯针电缆,所述弯针电缆与手柄后端对接,所述弯针电缆连接弯针体,所述弯针体前端还设置有若干弯针注液孔。
优选地,所述直针内管的内腔布设有导流管。
优选地,所述手柄上还设置有直针外管固定件、直针内管固定件、导流管固定件以及弯针固定件,所述直针外管固定件固定连接直针外管,所述直针内管固定件固定连接直针内管,所述导流管固定件固定连接导流管,所述弯针固定件固定连接弯针体。
优选地,所述弯针组件包括弯针绝缘膜,所述弯针绝缘膜固定在弯针体上,所述直针组件包括直针绝缘膜,所述直针绝缘膜固定在直针体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伽奈维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伽奈维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17404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点胶头接触式清胶装置
- 下一篇:工业固废无害化焚烧处理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