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散热保温及吸能减振双功能电池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1173610.3 | 申请日: | 2021-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788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发明(设计)人: | 王胜永;赵红;宋学谦;肖志玲;李育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轻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50/242 | 分类号: | H01M50/242;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33;H01M10/635;H01M10/6562;H01M50/224;H01M50/244;H01M50/249 |
代理公司: | 郑州芝麻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73 | 代理人: | 王林娜 |
地址: | 450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散热 保温 吸能减振双 功能 电池 结构 | ||
1.一种散热保温及吸能减振双功能电池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和顶板,所述底板和顶板的左右两侧通过侧板连接、前后两侧分别通过前板和后板连接,并共同形成一个用于放置锂电池组的空腔;
所述底板和顶板上均设有前后贯穿的空气通道,所述空气通道的前后端均设有滑动机构,所述滑动机构上下滑动以控制空气管道的打开、闭合以及部分闭合;
所述空腔内还设有智能温控系统,用于实现对滑动机构的自动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保温及吸能减振双功能电池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由上顶板(1)和上通孔板(2)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保温及吸能减振双功能电池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由上底板(10)、下底板(14)和下通孔板(7)组成,所述下通孔板(7)固定在上底板(10)和下底板(14)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保温及吸能减振双功能电池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顶板(1)、上底板(10)和下底板(14)均采用钢质材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保温及吸能减振双功能电池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通孔板(2)和下通孔板(7)均采用泡沫铝板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保温及吸能减振双功能电池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通孔板(2)和下通孔板(7)上的通孔均水平设置,且所述通孔的轴线沿前后分布,使空气能够从通孔的前侧进入、从通孔的后侧排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保温及吸能减振双功能电池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机构包括上滑动盖板(3)和下滑动盖板(6),所述前板和后板上均设有滑道(8),使所述上滑动盖板(3)和下滑动盖板(6)能够沿着竖直方向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散热保温及吸能减振双功能电池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滑动盖板(3)和下滑动盖板(6)之间设有两组导杆(4),两组所述导杆(4)之间设有伺服马达电机(5),所述伺服马达电机(5)通过控制导杆(4)实现对上滑动盖板(3)和下滑动盖板(6)的控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散热保温及吸能减振双功能电池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温控系统包括温度传感器(12)、智能温度控制器(15)和电源(13)组成,所述智能温度控制器(15)通过伺服电机信号传输数据线(9)控制伺服马达电机(5),所述温度传感器(12)通过温度信号传输数据线(11)将温度信号数据传导至智能温度控制器(15),所述温度传感器(12)安装在空腔的中部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散热保温及吸能减振双功能电池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温度控制器(15)以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并设置电池仓温度的上、下限数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轻工业大学,未经郑州轻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17361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载屏幕加工用的抓取装置
- 下一篇:一种葡萄酒羊肝烹饪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