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金属丝包覆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173354.8 | 申请日: | 2021-05-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529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 发明(设计)人: | 胡盛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烁雷怡新材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B1/02 | 分类号: | H01B1/02;H01L31/02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王大刚 |
| 地址: | 202150 上海市崇明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丝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金属丝包覆结构,包括金属丝、包覆结构;包覆结构的外侧填满金字塔绒面的缝隙设置,包覆结构的内侧与金属丝连接,包覆结构为导体;包覆结构包括第一包覆层、第二包覆层,第一包覆层为半凝固态结构,包覆结构还包括第一包覆层和第二包覆层在金属丝的轴向方向上交替分布。本实用新型采用金属丝包覆结构替代现有技术的低温导电银浆,使成本降低;另外,第一包覆层选用为半凝固态结构,可以在接触过程中填满金字塔绒面的缝隙,附着性好;再次,第二包覆层选用金属材料制成,接触电阻小;因此本申请既具备较好的附着性,又具备接触电阻小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太阳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金属丝包覆结构。
背景技术
太阳电池在制备PN结之后,利用光伏效应激发、分离的光生载流子,其电子向N侧移动,空穴向P侧移动,形成物理上的正负极;故需要在电池的正负极沉积金属电极,来收集载流子用以光伏发电。太阳电池电极是影响载流子传输与收集、电池性能参数的关键因素,要求更小的线电阻、更低的接触电阻及更小的功率损耗。丝网印刷技术具有工艺过程简单、印刷图形设计空间大、适合大规模生产等优势成为电池量产电极制备的首选技术。但异质结电池受限于低温工艺制程,选择低温导电银浆来制备电极,故其电极的导电性较差、与TCO 的接触电阻较高,且电极的印刷塑性难以兼顾,高宽比小,电极欧姆损耗较大。此外,低温银浆的价格高,占据了电池制程30%及以上的成本比例,急需降本增效。
因此需要研发出一种金属丝包覆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金属丝包覆结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金属丝包覆结构,包括:
金属丝;
包覆结构;包覆结构的外侧填满金字塔绒面的缝隙设置,包覆结构的内侧与金属丝连接,包覆结构为导体。
具体地,包覆结构包括第一包覆层,第一包覆层包括金、镍、铜、银、铟、锡、铝、铋、锌、钛、金合金、镍合金、铜合金、银合金、铟合金、锡合金、铝合金、铋合金、锌合金、钛合金中任一种,第一包覆层为半凝固态结构。
进一步地,第一包覆层为导电胶或导电聚合物。
具体地,包覆结构还包括第二包覆层,第一包覆层和第二包覆层在金属丝的轴向方向上交替分布,第二包覆层为金、镍、铜、银、铟、锡、铝、铋、锌、钛、金合金、镍合金、铜合金、银合金、铟合金、锡合金、铝合金、铋合金、锌合金、钛合金中任一种制成。
进一步地,金属丝为铜、铝、镍中任一种制成。
更近一步地,金属丝的直径为5微米-500微米,金属丝截面的形状为圆形、方形、三角形、梯形。
优选地,包覆层的厚度为1微米-100微米。
进一步地,相邻第一包覆层和第二包覆层的间隔为0微米-10微米。
作为一种优选,包覆结构在金属丝的轴向方向上部分包覆金属丝。
作为另一种优选,包覆结构在金属丝的轴向方向上全包覆金属丝。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采用金属丝包覆结构替代现有技术的低温导电银浆,使成本降低;
另外,第一包覆层选用为半凝固态结构,可以在接触过程中填满金字塔绒面的缝隙,附着性好;再次,第二包覆层选用金属材料制成,接触电阻小;因此本申请既具备较好的附着性,又具备接触电阻小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中实施例一的左视图;
图2为本申请中实施例一的主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烁雷怡新材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上海烁雷怡新材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17335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