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磁共振成像设备的局部线圈有效
申请号: | 202121166628.0 | 申请日: | 2021-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655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赵雪沅;张学锋;庄敏;段志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5/055 | 分类号: | A61B5/055 |
代理公司: | 保定国驰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43 | 代理人: | 张晓利 |
地址: | 671000 云南省大***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磁共振 成像 设备 局部 线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磁共振成像设备的局部线圈,包括开设有滑槽的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局部线圈本体,所述放置板的一侧通过A螺栓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从左至右依次开设有限位孔和B螺纹孔,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升降组件。本实用新型的主要优势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磁共振成像设备的局部线圈,本设备提供一种局部线圈结构,使用时,本设备便于医护人员对患者的四肢进行单独磁共振检测,减少了全身检测所耗费的时间,提升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并且具有针对性,通过推压带的设置,可将患者的足部推压至倾斜,便于设备通过,从而便于检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磁共振成像设备的局部线圈。
背景技术
磁共振成像是利用原子核在强磁场内发生共振产生的信号经图像重建的一种成像技术,是一种核物理现象,它是利用射频脉冲对置于磁场中含有自旋不为零的原子核进行激励,射频脉冲停止后,原子核进行弛豫,在其弛豫过程中用感应线圈采集信号,按一定的数学方法重建形成数学图像。
现有的用于磁共振成像设备的局部线圈,在使用时,通常难以对单个肢体进行检测,且当足部进行检测时,足部需要人员进行帮助下压通过局部线圈较为不便,且易导致检测图像受影响,导致人员工作效率受到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磁共振成像设备的局部线圈,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用于磁共振成像设备的局部线圈,包括开设有滑槽的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局部线圈本体,所述放置板的一侧通过A螺栓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从左至右依次开设有限位孔和B螺纹孔,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升降组件,所述放置板的上表面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内底壁开设有校准孔。
可选的,所述升降组件包括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上表面开设有用于固定A转轴的孔洞,所述连接块通过A转轴连接有轴心共线的A螺杆,所述A螺杆螺纹连接于B螺纹孔的内部,所述连接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与限位孔相适配的限位杆。
可选的,所述连接块的一侧固定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一端固定有套杆,所述套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推压带。
可选的,所述放置板的背面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花键连接有B螺杆。
可选的,所述B螺杆的表面螺纹贯穿有螺套,所述螺套的表面固定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下表面开设有B螺纹孔,所述安装板通过B螺栓安装于局部线圈本体表面。
可选的,所述放置板的正面开设有用于固定B转轴的圆孔,所述B螺杆插接与B转轴内部。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磁共振成像设备的局部线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优势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磁共振成像设备的局部线圈,本设备提供一种局部线圈结构,使用时,本设备便于医护人员对患者的四肢进行单独磁共振检测,减少了全身检测所耗费的时间,提升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并且具有针对性,通过推压带的设置,可将患者的足部推压至倾斜,便于设备通过,从而便于检测,减少了设备检测时因患者足部过高,导致无法进行检测,或检测到医护人员的辅助手臂导致检测结果出现偏差,提升了人员使用的便利性,提升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螺套结构分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A螺杆结构分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未经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1666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