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非开挖管道修复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165296.4 | 申请日: | 2021-05-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796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 发明(设计)人: | 孙国松;任君;朱利平;齐俊发;任伟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君辉建设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L55/163 | 分类号: | F16L55/163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开挖 管道 修复 结构 | ||
本申请涉及管道修复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非开挖管道修复结构,包括管体,管体内同轴线嵌设有内衬管,内衬管的外壁上套设有多个阻隔环,多个阻隔环沿内衬管的轴线方向间隔排布,内衬管的两端分别设有密封环,密封环外壁到内衬管轴线的距离,大于阻隔环到内衬管轴线的距离。本方案通过多个阻隔环的设置,可限制空鼓的扩散,同时配合密封环对内衬管端部的密封,最终提升内衬管对管体破损处的修复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管道修复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非开挖管道修复结构。
背景技术
非开挖技术是指在在地表不挖槽或地层结构破坏极小的情况下,实现对诸如供水、煤气、天然气、污水等公用管线的检测、铺设、修复与更换的施工技术。
点状原位固化法是非开挖管道修复中常采用的一种施工技术,用于管道的局部损坏修复。点状原位固化法是指用气囊扩张的方法,将外壁浸渍有粘合剂的内衬管紧贴在管道的损坏部位,然后通过加热等方法固化进行管道的局部修复。
内衬管与管道破损处连接的部位,由于缺乏一个平整的结合面,粘合剂的粘结强度较低,并会对邻近破损处邻近部位的粘合剂粘结产生影响。修复的管道在后续的过程中,在管道外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内衬管与管道破损处之间容易形成空鼓,并且空鼓容易破坏邻近部分粘合剂的粘结,使内衬管与管体之间空鼓的范围逐渐扩大。而且用于扩撑内衬管的气囊扩大变形后,一般是中间粗两端细,内衬管端部的粘合剂相比于中部,与管道内壁的粘合压力较低,使内衬管的端部也容易与管道内壁发生脱离,最终影响内衬管对管道的修复效果,因此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提升对破损管道修复的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非开挖管道修复结构。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非开挖管道修复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非开挖管道修复结构,包括管体,管体内同轴线嵌设有内衬管,内衬管的外壁上套设有多个阻隔环,多个阻隔环沿内衬管的轴线方向间隔排布,内衬管的两端分别设有密封环,密封环外壁到内衬管轴线的距离,大于阻隔环到内衬管轴线的距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内衬管牵引入管体内前,工作人员先在内衬管的外壁,及两个密封环上涂抹均匀粘合剂,而在内衬管外壁上的粘合剂,受阻隔环的作用分为多段独立的部分。内衬管在气囊扩张后,内衬管上的阻隔环及粘合剂将均与管体内壁贴紧,阻隔环将每段粘合剂的粘合范围缩小,使每段独立部分的粘合剂可与所触及到的管体完好部分饱满地粘结,而与管体破损处粘结的一段或者某几段粘合剂出现空鼓,空鼓在粘合剂粘结时对相邻段落的的粘结影响被降低,从而空鼓将难以向相邻独立部分的粘合剂扩散,从而可以提升内衬管对破损管体修复的效果。气囊扩张后,密封环也将抵紧管体内壁,由于密封环的厚度较厚,气囊可有效将密封环抵紧在管体内壁上,以确保内衬管端部的粘合剂与管体内壁的粘结效果。
优选的,每个所述阻隔环均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环形阻隔环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阻隔片之间的位置可以存放粘合剂,该部分粘合剂可以增强阻隔环与管体内壁粘结的强度。
优选的,每相邻两个阻隔环之间均设有多个阻隔板,多个阻隔板周向间隔分布在内衬管外壁上,阻隔板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阻隔环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阻隔板的设置,增加了内衬管上粘合剂的独立程度,当管体出现仅是局部的破损时,产生的空鼓也会被就近的阻隔环和阻隔板包围,从而可以减小空鼓扩散的范围。
优选的,每个所述阻隔板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阻隔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阻隔片之间存有的粘合剂,可以增强阻隔板与管体内壁的连接强度。
优选的,所述阻隔片之间间隔的空间连通阻隔环片之间的间隔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君辉建设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君辉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16529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