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匀光棒检测固定装置及匀光棒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1163542.2 | 申请日: | 2021-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932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朱锦兵;陆永杰;桂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赛源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95 | 分类号: | G01N21/95;G01N21/94;G01N21/01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葛燕婷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匀光棒 检测 固定 装置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匀光棒检测固定装置,包括安装筒、透明底座以及夹块,安装筒设有安装孔、连接孔以及夹持孔,连接孔位于安装筒底部,夹持孔设置于安装筒侧壁并延伸至安装孔,夹块安装于夹持孔并伸入安装孔夹持匀光棒,透明底座安装于连接孔,使用时,只需将匀光棒插入安装孔,夹块进行夹持,安装方便、检测效率高,夹块与匀光棒弹性接触,避免匀光棒与安装筒内壁的刚性接触,防止匀光棒损坏。本实用新型还涉及包含上述匀光棒检测固定装置的匀光棒检测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检测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匀光棒检测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在曝光与投影技术中,光源产生的出射光一般都不够均匀,无法满足高质量成像的需求。因此,通常会在光源的出射光的传播路径上增加匀光棒对其进行匀光,然后入射到后续的光学元件。在实际应用中,匀光棒多为长方体形状的玻璃器件,体积小且容易碎。在实际生产中,要求匀光棒的出光口没有崩边、脏斑以及麻点。因此匀光棒生产后需要进行检测。
现行的检测手段主要是将匀光棒安装到镜组中后,再对入光口洁净度进行判断,但这种方法因为要不断拆装匀光棒,造成许多重复步骤,导致检测效率低、匀光棒损坏几率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检测效率高、匀光棒损坏几率小的匀光棒检测固定装置。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检测效率高、匀光棒损坏几率小的匀光棒检测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匀光棒检测固定装置,包括安装筒、透明底座以及夹块,所述安装筒设有安装孔、连接孔以及夹持孔,所述连接孔位于所述安装筒底部,所述夹持孔设置于所述安装筒侧壁并延伸至所述安装孔,所述夹块安装于所述夹持孔并伸入所述安装孔夹持匀光棒,所述透明底座安装于所述连接孔。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孔的尺寸大于匀光棒的尺寸使匀光棒与所述安装孔的内壁形成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夹块设有软垫,所述软垫与匀光棒接触,防止匀光棒损坏。
进一步地,所述透明底座的截面呈T形。
进一步地,所述透明底座由硅胶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孔以及所述连接孔位于同一直线上。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孔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夹持孔的延伸方向垂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匀光棒检测系统,包括安装筒、透明底座、夹块、显微镜镜头以及CCD相机,所述安装筒设有安装孔、连接孔以及夹持孔,所述连接孔位于所述安装筒底部,所述夹持孔设置于所述安装筒侧壁并延伸至所述安装孔,所述夹块安装于所述夹持孔并伸入所述安装孔夹持匀光棒,所述透明底座安装于所述连接孔,所述显微镜镜头位于所述安装筒以及所述CCD相机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孔的尺寸大于匀光棒的尺寸使匀光棒与所述安装孔的内壁形成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夹块设有软垫,所述软垫与匀光棒接触,防止匀光棒损坏。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匀光棒检测固定装置的安装筒设有安装孔、连接孔以及夹持孔,连接孔位于安装筒底部,夹持孔设置于安装筒侧壁并延伸至安装孔,夹块安装于夹持孔并伸入安装孔夹持匀光棒,透明底座安装于连接孔,使用时,只需将匀光棒插入安装孔,夹块进行夹持,安装方便、检测效率高,夹块与匀光棒弹性接触,避免匀光棒与安装筒内壁的刚性接触,防止匀光棒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匀光棒检测固定装置的剖视图;
图2为图1的匀光棒检测固定装置A处的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赛源光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赛源光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16354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搅拌主机进水结构
- 下一篇:一种DMD投影模组检测装置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