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会议宝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159694.5 | 申请日: | 2021-05-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728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 发明(设计)人: | 邓国燚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维度创新实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R1/08 | 分类号: | H04R1/08;H04R1/0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康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7 | 代理人: | 尹彦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会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会议宝,涉及声音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包括上壳体;下壳体,与所述上壳体相配形成容置腔;音频输出件,设于所述容置腔内用于输出音频数据;至少一个音频采集件,设于所述容置腔内壁并位于所述音频输出件的后音腔位置,用于采集所述容置腔外的音频信息;以及隔音罩,盖设于所述音频采集件上用于将音频采集件所在空间与音频输出件的后音腔所在的空间隔断。旨在降低喇叭后音腔中的气流对麦克风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声音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会议宝。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发展,现在越来越多的公司都建设有会议室,当会议室空间较大同时又有多人参加时,为保障与会人员都能听见发言人的声音,往往需要发言人提高自身音量,但长时间保持高声说话,会对发言人的喉部产生较大刺激。
以往,解决此类问题,是通过设置互相分离的喇叭和麦克风设备对声音进行放大,在保证与会人员能听见发言人说话的同时降低对发言人喉部的刺激,但该设备需要的数量多,占用的空间大、连接线路繁杂,不利于管理,因此出现了一种麦克风与喇叭集成于一体的会议宝,但现有的会议宝的麦克风与喇叭安装在同一个腔室内,虽然在麦克风和喇叭之间设置了泡棉将两者隔开,但喇叭的后音腔中的气流依然会对麦克风产生影响,导致麦克风接收到的信号失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会议宝,旨在降低喇叭后音腔中的气流对麦克风的影响。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会议宝,包括
上壳体;
下壳体,与所述上壳体相配形成容置腔;
音频输出件,设于所述容置腔内用于输出音频数据;
至少一个音频采集件,设于所述容置腔内壁并位于所述音频输出件的后音腔位置,用于采集所述容置腔外的音频信息;以及
隔音罩,盖设于所述音频采集件上用于将音频采集件所在空间与音频输出件的后音腔所在的空间隔断。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音频输出件与隔音罩之间设有吸音件。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音频采集件的四周包覆有减震硅胶。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设于所述容置腔内用于指示操作或照明的光源。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音频采集件为六个,六个所述音频采集件圆周均布于所述容置腔的内壁上。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连接处设有用于密封的密封件。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音频数据输入的USB端口。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容置腔内还设有用于为会议宝提供电源的电池包50。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下壳体的底部设有硅胶垫。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各个所述音频采集件的进音口的方向与音频输出件的音频输出孔的方向均差90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音频采集件外盖设一个用于将音频采集件所在空间与音频输出件的后音腔所在的空间隔断的隔音罩,降低音频输出单元的后音腔的共振声波气流对音频采集件的影响,从而提高了音频采集件采集音频时间的精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维度创新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维度创新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15969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回转窑托轮直径精确测量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孔高强复合无纺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