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循环成像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1159541.0 | 申请日: | 2021-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284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朱苑;陈大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医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刘晓娟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循环 成像 系统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微循环成像系统,包括:白光光源组件、成像透镜组件以及图像传感器件;白光光源组件围绕成像透镜组件的外围固定,以便将光源从成像透镜组件的外侧向内照射到被测组织上;成像透镜组件与图像传感器件通过光路连接,用于采集被测组织的第一微循环图像。本申请提供的微循环成像系统基于侧流暗场成像方式,通过围绕所述成像透镜组件的外围固定白光光源组件,将发出的白光从装置的侧面多角度照射到被测组织表面,使得被测组织受到的光照更均匀,避免装置接收组织表面直接反射光线,从而减少组织表面非微循环信息的光线干扰,提高成像质量。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循环成像系统。
背景技术
微循环是血管网中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是血液与各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为器官组织提供氧气、养料以及排出二氧化碳和代谢废物,是人体血液循环中重要单元之一。
微循环成像原理是基于红细胞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系数不一样,而组织背景不吸收光的原理,对组织微循环进行成像,再通过显示装置显示,但目前的微循环成像存在成像质量差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微循环成像系统,用于解决现有的微循环成像存在成像质量差的技术问题。
有鉴于此,本申请一种微循环成像系统,包括:白光光源组件、成像透镜组件、图像传感器件以及图像处理模块;
所述白光光源组件围绕所述成像透镜组件的外围固定,以便将光源从所述成像透镜组件的外侧向内照射到所述被测组织上;
所述成像透镜组件与所述图像传感器件通过光路连接,用于采集被测组织的第一微循环图像;
所述图像处理模块与所述图像传感器件通信连接,用于获取所述图像传感器件采集到的第一微循环图像,对所述第一微循环图像进行对比度增强处理,以获得第二微循环图像。
优选地,所述白光光源为环形LED灯具。
优选地,还包括:所述调焦组件;
所述调焦组件通过光路连接的方式设置在所述成像透镜组件与所述图像传感器件之间。
优选地,所述图像传感器件为:CCD图像传感器或CMOS图像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图像处理模块为计算机。
优选地,所述图像处理模块具体包括:差分处理子模块和直方图均衡化处理子模块。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具有以下优点:
本申请提供的微循环成像系统基于侧流暗场成像方式,通过围绕所述成像透镜组件的外围固定白光光源组件,将发出的白光从装置的侧面多角度照射到被测组织表面,使得被测组织受到的光照更均匀,避免装置接收组织表面直接反射光线,从而减少组织表面非微循环信息的光线干扰,提高成像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微循环成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不同波长光照下血红蛋白吸收系数的变化曲线。
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
101、白光光源组件;102、成像透镜组件;103、调焦组件;104、图像传感器件;105、图像处理模块;100、被测组织。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医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医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1595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腐蚀压铆螺母
- 下一篇:一种分体两段式个性化可扫描愈合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