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离心风机蜗壳及离心风机有效
申请号: | 202121159504.X | 申请日: | 2021-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703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罗健;徐俊;胡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42 | 分类号: | F04D29/42;F04D29/62;F04D17/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51053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心 风机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风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离心风机蜗壳及离心风机。其中,离心风机蜗壳包括蜗壳本体,蜗壳本体被配置为容纳叶片,蜗壳本体上设置有轴向进风口,蜗壳本体和叶片之间形成出风通道,出风通道包括相连通的导流段和扩压段,扩压段靠近出风通道的出风口,导流段和扩压段内均设置有加强结构,加强结构包括相对的第一导流面和第二导流面,第一导流面位于加强结构靠近叶片的一侧,第一导流面和第二导流面上的各点处的气流攻角均为锐角或0度,即使得两个导流面的延伸方向与出风通道内的流体的流动方向相近或相同,减小加强结构对流体的阻力,并起到导流的作用,避免局部的不均匀流动,减小蜗壳本体变形的同时,提升离心风机的出风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离心风机蜗壳及离心风机。
背景技术
离心风机可用于如电器产品的风道中,起到对电子器件散热或加热的目的。离心风机包括蜗壳和设置于蜗壳内的叶片,蜗壳和叶片之间形成出风通道。外界空气被轴向吸入到蜗壳中,经叶片加速增压后,沿叶片的径向并经出风通道吹出。出风通道起到对流体进行导流和稳流的作用。
现有电器产品趋于小型化、紧凑化和集成化,使得离心风机的尺寸也要随之减小,叶片尺寸也相应减小,影响离心风机的性能。为此,一般会将蜗壳的厚度减薄,以尽量增大叶片尺寸,提高风量和风压。但是,蜗壳厚度减薄会影响蜗壳的机械性能,蜗壳在风机工作时长时间受到高温作用,易发生变形,导致叶片堵转或损坏。如图1所示,为增强蜗壳10’的力学性能,会在蜗壳10’的内壁设置加强结构20’。为便于加工成型,该加强结构20’一般为圆柱形。但是,该圆柱形的加强结构20’在增强蜗壳10’力学性能的同时,也会对流体产生一定的阻力,导致局部的不均匀流动,影响风机的出风性能,进而影响其散热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离心风机蜗壳,其在长时间高温作用下的变形小,且其内的流体的流动阻力小。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离心风机蜗壳,包括蜗壳本体,所述蜗壳本体被配置为容纳叶片,且所述蜗壳本体和所述叶片之间形成出风通道,所述出风通道包括相连通的导流段和扩压段,所述扩压段靠近所述出风通道的出风口,所述导流段和所述扩压段内均设置有加强结构,所述加强结构包括相对的第一导流面和第二导流面,所述第一导流面位于所述加强结构靠近所述叶片的一侧,所述第一导流面和所述第二导流面上的各点处的气流攻角均为锐角或0度。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离心风机,其出风性能好,且使用寿命长。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离心风机,包括叶片以及如上所述的离心风机蜗壳,所述叶片设置于所述蜗壳本体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离心风机蜗壳及离心风机中,外界空气由轴向进风口进入到蜗壳本体内,并沿叶片的径向流动,经叶片增速加压后,经出风通道吹出蜗壳本体。加强结构用于增强蜗壳本体,减少蜗壳本体因长时间高温作用而产生的变形,避免堵转或损坏叶片。第一导流面和第二导流面分别为加强结构上靠近和远离叶片的侧面,第一导流面和第二导流面均包括曲面和/或平面,根据出风通道内的流场特性,对第一导流面和第二导流面进行优化,使得两个导流面上的各点处的气流攻角为锐角或0度,即使得两个导流面的延伸方向与出风通道内的流体的流动方向相近或相同,减小加强结构对流体的阻力,并起到导流的作用,避免局部的不均匀流动,减小蜗壳本体变形的同时,提升离心风机的出风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15950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专用继电器模组产品测试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不锈钢沉头内外半六角铆螺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