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LED背光源自动下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158333.9 | 申请日: | 2021-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921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发明(设计)人: | 杨灶全;王洪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晶蕾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91 | 分类号: | B65G47/91;G02F1/13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浩东律师事务所 11499 | 代理人: | 迟爽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led 背光源 自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背光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LED背光源自动下料装置,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吸气箱,所述固定装置的内部开设有液压腔,所述固定装置的底面开设有伸缩孔,所述液压腔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液压杆,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液压杆,能够提供动力,进而带动吸力块升降,实现对吸力块进行调节的目的,起到便于调节高度的作用,通过设置有吸气泵,能够产生吸力,进而通过吸气管和穿插孔透过阻力网产生吸力,起到提供吸力的作用,避免机械手臂利用机械爪抓取LED背光源的时,不好对LED背光源进行抓取,或者抓取LED背光源时容易掉落,造成LED背光源损坏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背光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LED背光源自动下料装置。
背景技术
背光源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二战时期,当时用超小型钨丝灯作为飞机仪表的背光源,这是背光源发展的初始阶段,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如今背光源已经成为电子独立学科,并逐步形成研究开发热点,因此亟需一种新的办法能解决这样的问题,LCD为非发光性的显示装置,须要借助背光源才能达到显示的功能,主要由光源、导光板、光学用膜片、塑胶框等组成,通常再生产LED背光源时,需要用到机械手臂对LED背光源拿到产线上进行加工,在机械手臂利用机械爪抓取LED背光源的时候,由于LED背光源较小不好对LED背光源进行抓取,或者在机械手爪进行抓取LED背光源时容易掉落,造成LED背光源损坏,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LED背光源自动下料装置,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机械手臂抓取LED背光源容易出现掉落,造成资源损坏浪费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LED背光源自动下料装置,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吸气箱,所述固定装置的内部开设有液压腔,所述固定装置的底面开设有伸缩孔,所述液压腔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输出端贯穿伸缩孔并延伸至固定装置的下方,所述液压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隔离板,所述隔离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吸力块,所述吸力块的底面和连接块的右侧面共同开设有穿插孔,所述穿插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阻力网,所述吸气箱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吸气泵,所述吸气箱的底面开设有通孔,所述吸气泵的输出端固定连通有吸气管,所述吸气管远离吸气泵的一端贯穿通孔延伸至吸气箱的下方,所述吸气管远离吸气泵的一端贯穿穿插孔并延伸至穿插孔的内部,所述吸气管远离吸气泵的一端固定连通有固定口。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的左侧面开设有两个螺纹孔,每个所述螺纹孔的内部均螺纹连接有螺栓,每个所述螺栓的左端均贯穿螺纹孔并延伸至连接板的左侧。
进一步地,所述液压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稳定环,所述稳定环的上表面与液压腔的内顶壁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吸气箱的右侧面固定铰接有检测门,所述检测门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握把。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装置的正面镶嵌有透明板,所述吸气管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环,所述第一固定环的左侧面与连接块的右侧面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吸气管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环,所述第二固定环的上表面与吸气箱的底面固定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将该LED背光源自动下料装置:通过设置有液压杆,能够提供动力,进而带动吸力块升降,实现对吸力块进行调节的目的,起到便于调节高度的作用,通过设置有吸气泵,能够产生吸力,进而通过吸气管和穿插孔透过阻力网产生吸力,实现对物料进行吸附的目的,起到提供吸力的作用,避免机械手臂利用机械爪抓取LED背光源的时,不好对LED背光源进行抓取,或者抓取LED背光源时容易掉落,造成LED背光源损坏的问题,通过设置有隔离板,能够将液压杆和连接块与吸力块相连接,起到连接作用,通过设置有固定口,可以将吸气管卡接在穿插孔内部,实现卡接作用,避免吸气管没有固定口,脱离穿插孔,影响该装置使用的问题。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晶蕾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晶蕾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15833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密封自适应填料函
- 下一篇:一种地质勘探用扩孔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