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附加测温功能的刹车蹄片磨损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1156925.7 | 申请日: | 2021-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717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高鹏昊;李春梅;孙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瑞云科信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66/00 | 分类号: | F16D66/00 |
代理公司: | 山东国诚精信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7312 | 代理人: | 林剑 |
地址: | 250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附加 测温 功能 刹车 磨损 传感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附加测温功能的刹车蹄片磨损传感器,包括安装壳、固定座和辅助组件,安装壳内部通过螺栓安装有温度检测器,温度检测器两端通过螺栓安装有导温板,安装壳内部的底部通过螺栓安装有固定座,安装壳内部通过螺栓安装有辅助组件,防护壳内部通过螺栓安装有接线口,接线口外侧环绕安装有固定片,防护壳两侧通过螺栓安装有两组连接块,连接块两端通过螺栓安装有传感线。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接线口外侧环绕安装有固定片,固定片可对装置与导线的接线口进行固定,同时可对接线口进行密封保护,避免装置在使用时地面飞溅的灰尘或石子落入接线口内部导致装置损坏,增加了装置的安全性,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刹车蹄片技术领域,具体为附加测温功能的刹车蹄片磨损传感器。
背景技术
刹车的工作原理主要是来自摩擦,利用刹车片与刹车碟(鼓)及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将车辆行进的动能转换成摩擦后的热能,从而将车子停下来,一套良好有效率的刹车系统必须能提供稳定、足够、可控制的刹车力,并且具有良好的液压传递及散热能力,以确保驾驶人从刹车踏板所施的力能充分有效的传到总泵及各分泵,及避免高热所导致的液压失效及刹车衰退,这时需要附加测温功能的刹车蹄片磨损传感器。
现有的附加测温功能的刹车蹄片磨损传感器存在的缺陷是:
1、现有的附加测温功能的刹车蹄片磨损传感器在对装置与导线的接线口进行固定时不能对接线口进行密封保护,导致装置在使用时地面飞溅的灰尘或石子落入接线口内部造成装置损坏,减少了装置的安全性,降低了装置的实用性;
2、现有的附加测温功能的刹车蹄片磨损传感器通常直接利用温度检测器对刹车片进行温度检测,当工作人员驾驶汽车使用急刹时,刹车片瞬间产生的高温极有可能导致温度检测器损坏,从而增加了装置的维修负担,降低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附加测温功能的刹车蹄片磨损传感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附加测温功能的刹车蹄片磨损传感器,包括安装壳、固定座和辅助组件,所述安装壳内部通过螺栓安装有温度检测器,所述温度检测器的一侧通过螺栓安装有数据线,所述温度检测器两端通过螺栓安装有导温板,所述安装壳内部的底部通过螺栓安装有固定座,所述安装壳内部通过螺栓安装有辅助组件,所述辅助组件包括防护壳、接线口、固定片、连接块、传感线,所述防护壳内部通过螺栓安装有接线口,所述接线口外侧环绕安装有固定片,所述防护壳两侧通过螺栓安装有两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两端通过螺栓安装有传感线。
优选的,所述安装壳两侧通过螺栓安装有两组固定板,且安装壳顶部两侧通过螺栓安装有两组荧光灯。
优选的,所述固定座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固定杆,且固定杆的一端通过螺栓与防护壳连接。
优选的,所述温度检测器一侧通过螺栓安装有数据线,且数据线一端通过螺栓与辅助组件连接。
优选的,所述安装壳正面通过螺栓安装有检修板,且检修板正面通过螺栓安装有连接口。
优选的,所述安装壳背面通过螺栓安装有摩擦片,且摩擦片内侧通过螺栓安装有传感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接线口外侧环绕安装有固定片,固定片可对装置与导线的接线口进行固定,同时可对接线口进行密封保护,避免装置在使用时地面飞溅的灰尘或石子落入接线口内部导致装置损坏,增加了装置的安全性,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温度检测器两端安装有导温板,导温板可将摩擦片摩擦时产生的温度传导至温度检测器,避免温度检测器直接与摩擦片连接,防止摩擦片产生的瞬间高温对温度检测器造成损坏,降低了装置的维修负担,增加装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瑞云科信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济南瑞云科信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1569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