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三维熔喷金属复合材料有效
申请号: | 202121156368.9 | 申请日: | 2021-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61927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陈承华;杨君红;李勇;董贯斌;田建军;陆钦懿;吴庆卫;吴迪;樊明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郓城县润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28/02 | 分类号: | C23C28/02;C23C4/08;C23C4/123;C23C14/16;C23C14/34;C25D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4000 山东省菏泽市郓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维 金属 复合材料 | ||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材料领域,提供了一种三维熔喷金属复合材料,包括:内部基材,所述内部基材用于作为整体机构的支架,并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附着材料,所述附着材料安装在内部基材的表面,用于增加所述内部基材的导电性和耐热性,本产品可以用作电磁兼容屏蔽材料,导电性能好,超薄14微米,耐高温340摄氏度,阻燃,拉伸度高,一体熔喷丝,没有毛刺,平滑,当前市面上无此种产品。替代现有基材,新材料,新工艺,成本低。本产品14微米,超轻,每平方米4克,耐高温,可承受340摄氏度的高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三维熔喷金属复合材料。
背景技术
复合材料是人们运用先进的材料制备技术将不同性质的材料组分优化组合而成的新材料。一般定义的复合材料需满足以下条件:复合材料必须是人造的,是人们根据需要设计制造的材料;复合材料必须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化学、物理性质不同的材料组分,以所设计的形式、比例、分布组合而成,各组分之间有明显的界面存在;它具有结构可设计性,可进行复合结构设计;复合材料不仅保持各组分材料性能的优点,而且通过各组分性能的互补和关联可以获得单一组成材料所不能达到的综合性能。
复合材料的基体材料分为金属和非金属两大类。金属基体常用的有铝、镁、铜、钛及其合金。非金属基体主要有合成树脂、橡胶、陶瓷、石墨、碳等。增强材料主要有玻璃纤维、碳纤维、硼纤维、芳纶纤维、碳化硅纤维、石棉纤维、晶须、金属。
现有技术中的熔喷金属复合材料不具备良好的导电性,阻燃性能,其材质较为粗糙。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维熔喷金属复合材料,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熔喷金属复合材料不具备良好的导电性,阻燃性能,其材质较为粗糙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三维熔喷金属复合材料,包括:
内部基材,内部基材用于作为整体机构的支架,并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
附着材料,附着材料安装在内部基材的表面,用于增加内部基材的导电性和耐热性。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内部基材包括第一基材,第一基材的一侧挤压安装有第二基材,第二基材的一侧挤压安装有第三基材。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第一基材、第二基材和第三基材之间采用熔喷的方式挤压安装。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附着材料包括安装在第一基材上的金属颗粒。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金属颗粒采用金属铜和镍进行真空建设法附着安装在第一基材上。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金属颗粒上安装有电镀层。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电镀层采用电镀的方式安装在金属颗粒上。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电镀层上安装有导电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三维熔喷金属复合材料,本产品可以用作电磁兼容屏蔽材料,导电性能好,超薄14微米,耐高温340摄氏度,阻燃,拉伸度高,一体熔喷丝,没有毛刺,平滑,当前市面上无此种产品。替代现有基材,新材料,新工艺,成本低。本产品14微米,超轻,每平方米4克,耐高温,可承受340摄氏度的高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第一基材、2第二基材、3第三基材、4金属颗粒、5导电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郓城县润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郓城县润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15636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铝基覆铜板
- 下一篇:一种土木工程用建筑护栏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