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阀体锻造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121152031.0 | 申请日: | 2021-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202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张大成;张小娟;张凡;张海江;傅帅;张悦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山银北冶金锻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13/02 | 分类号: | B21J13/02;B21K1/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300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阀体 锻造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体锻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阀体锻造模具。包括相互配合的下模和上模,所述下模的下模腔两侧分别设置有梯形导向凸台,凸台的两侧设置有合模导向面,凸台与下模腔对应的一侧设置有坯料导向面,下模腔设置在坯料导向面的下侧。下模腔与坯料导向面对应的下侧设置有平台腔部,平台腔部用于成型锻造阀体坯两侧设置的平台。下模腔的底部设置有柱状芯模,柱状芯模用于在阀体坯中形成阀芯定位孔。过在凸台设置的合模导向面与上模的梯形凹腔配合提高了模具的合模精度,通过坯料导向面减少了坯体的飞边,使飞边更加集中,更加便于后期处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体锻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阀体锻造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阀体多采用自由锻造方法生产,自由锻造是利用冲击力或压力使金属在上下砧面间各个方向自由变形,不受任何限制而获得所需形状及尺寸和一定机械性能的锻件的一种加工方法。自由锻的方式制作的坯料重量较大,造成了材料的费浪,且产品表面粗糙,余量偏大;现有模具锻造是指先将金属加热,成为液态或者软化的状态。再把它放入模具中,通过模具的上下模的合闭一次性成型,有时需要多次。目前阀体的锻造模具种类比较少,有些坯体精度依然较差,产生的飞边等非必要加工余量依然较大,后期阀体阀芯孔的加工难度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了一种阀体锻造模具,通过设置相互配合的凸台和梯形凹腔、坯料导向面、柱状芯模,解决了现有模具合模精度差、坯体的飞边多、阀芯孔加工难度大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阀体锻造模具,包括相互配合的下模和上模,所述下模的下模腔两侧分别设置有梯形导向凸台,所述凸台的两侧设置有合模导向面,所述凸台与所述下模腔对应的一侧设置有坯料导向面,所述下模腔设置在所述坯料导向面的下侧。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下模腔与所述坯料导向面对应的下侧设置有平台腔部,所述平台腔部用于成型锻造阀体坯两侧设置的平台。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下模腔的底部设置有柱状芯模,所述柱状芯模用于在阀体坯中形成阀芯定位孔。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上模的下侧与所述凸台对应的设置有梯形凹腔,所述梯形凹腔之间设置有上模腔。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下模腔侧壁和所述柱状芯模分别设置有一定的拔模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通过在凸台设置的合模导向面与上模的梯形凹腔配合提高了模具的合模精度,通过坯料导向面减少了坯体的飞边,使飞边更加集中,更加便于后期处理;2、通过平台腔部在阀体坯两侧设置平台可便于后期阀体加工时的装夹;3、柱状芯模在阀体坯内形成阀芯预制孔,保证了阀芯孔的定位精度更加便于后期加工。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阀体锻造模具的爆炸示意图。
图2为一种阀体锻造模具合模后的剖视图。
图3为图1中下模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上模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下模;101、下模腔;1011、柱状芯模;102、凸台;1021、坯料导向面;1022、合模导向面;103、平台腔部;2、阀体坯;203、平台;3、上模;301、上模腔;302、梯形凹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的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山银北冶金锻造有限公司,未经唐山银北冶金锻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1520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载带分选机构
- 下一篇:一种双水盆学生实验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