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倒勾形毛刺结构的毛化连接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2121147910.4 | 申请日: | 2021-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883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李驰;王斌团;侯瑞;杨杰;韩思聪;王远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6B1/02 | 分类号: | F16B1/02;F16B4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航信高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26 | 代理人: | 高原 |
地址: | 71008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倒勾形 毛刺 结构 连接 接头 | ||
本申请属于毛化连接结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倒勾形毛刺结构的毛化连接接头。包括:第一连接件以及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设置有第一倒勾毛刺;所述第二连接件上设置有第二倒勾毛刺,所述第二倒勾毛刺与所述第一倒勾毛刺的倒勾方向相反;其中,通过所述第二倒勾毛刺与所述第一倒勾毛刺的配合连接,实现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连接。本申请利用电子束作为热源,通过电子束流与材料表面的相互作用产生毛刺,通过对毛化连接接头的毛刺结构进行设计,设计为倒勾形状,同时借助交错排列方式,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毛刺脱出的可能,该结构相比传统螺栓连接具有更高的静力承载特性,且具有更轻的重量,适合在飞机结构设计中使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毛化连接结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倒勾形毛刺结构的毛化连接接头。
背景技术
“毛化”技术是在传统毛化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表面加工方法,它利用电子束作为热源,通过电子束流与材料表面的相互作用而产生各种特殊的成型效果,可用于材料的表面处理、金属与复合材料连接等领域。而不同毛刺形状的毛化连接接头其连接效果和连接强度也不尽相同,现有的毛刺形状有蜂窝状、旋涡状、树枝状、山丘状、锯齿状等,这些形状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即毛刺容易从结构中脱出,导致连接件强度被大大削弱。
因此,希望有一种技术方案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具有倒勾形毛刺结构的毛化连接接头,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至少一个问题。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具有倒勾形毛刺结构的毛化连接接头,包括:
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设置有第一倒勾毛刺;
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上设置有第二倒勾毛刺,所述第二倒勾毛刺与所述第一倒勾毛刺的倒勾方向相反;
其中,通过所述第二倒勾毛刺与所述第一倒勾毛刺的配合连接,实现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连接。
可选地,
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设置有多排第一倒勾毛刺,每排设置有多个,且相邻两排的第一倒勾毛刺交错排列;
所述第二连接件上设置有多排第二倒勾毛刺,每排设置有多个,且相邻两排的第二倒勾毛刺交错排列。
可选地,
所述第一连接件上各排的第一倒勾毛刺的倒勾方向均相同;
所述第二连接件上各排的第二倒勾毛刺的倒勾方向均相同。
可选地,
所述第一连接件上相邻两排的第一倒勾毛刺的倒勾方向相反;
所述第二连接件上相邻两排的第二倒勾毛刺的倒勾方向相反。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件为金属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为复材连接件。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端部外表面为第一接触面,所述第一接触面上设置有第一倒勾毛刺,所述第二连接件的端部开设有装配槽,所述装配槽的内表面为第二接触面,所述第二接触面上设置有第二倒勾毛刺,所述第一连接件插接在所述第二连接件的装配槽中,通过所述第一倒勾毛刺与所述第二倒勾毛刺配合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件具有呈阶梯型的端部外表面,所述第二连接件开设有相适配的阶梯型装配槽。
实用新型至少存在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本申请的具有倒勾形毛刺结构的毛化连接接头,可以降低毛刺脱出的风险,相比传统螺栓连接具有更高的静力承载特性,且具有更轻的重量,更适用于金属与复材的连接,适合在飞机结构设计中使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14791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小型飞机模态测试的弹性支撑装置
- 下一篇:一种飞机缩比试验件连接端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