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捕食螨饲养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147433.1 | 申请日: | 2021-05-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024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 发明(设计)人: | 陈宏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益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王庆凯 |
| 地址: | 516100 广东省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捕食 饲养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捕食螨饲养装置,包括养殖桶,所述养殖桶顶部开口处开设有多个竖直向下的安装槽,所述养殖桶的内部还设置有与所述安装槽数量相适配的养殖板,每个所述养殖板的一端均固定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滑动插入至所述安装槽的内部,所述养殖板的横截面面积小于所述养殖桶的横截面面积,每个所述安装槽的高度均不相等,所述安装槽与所述连接块的横截面均为“T”型结构,所述养殖板的横截面为扇形结构;通过设计的养殖板,将养殖桶内形成多个立体养殖区域,在不改变养殖桶外形以及内部空间的前提下,极大的增加了养殖捕食螨的数量,使得养殖桶内部空间的利用率得到提升,且养殖板方便取出和安装,使用起来灵活性较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捕食螨饲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捕食螨饲养装置。
背景技术
捕食螨已广泛应用在无公害蔬菜、水果的生产上。捕食螨是柑橘红蜘蛛的优势捕食性天敌,释放捕食螨后,通过捕食螨的捕食作用,达到控制柑橘红蜘蛛危害的目的。通过捕食螨的应用能减少化学农药的施用、降低生产成本、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品质、保障食品安全。常规防治的果园,施用红蜘蛛药剂全年7—8次,甚至多达10多次。捕食螨以螨治螨生物防治应用,果农药剂成本投入减少约40%
现有的捕食螨饲养装置基本使用桶装体的形状结构进行饲养,而在饲养中,捕食螨会受到饲养装置内部容积的限制,导致养殖数量无法提升,以及在放置防护网时,较多采用胶水粘合固定,该种连接方式易于后期防护网的拆卸,同时多余的胶水存在滴落桶内的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捕食螨饲养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捕食螨饲养装置,包括养殖桶,所述养殖桶顶部开口处开设有多个竖直向下的安装槽,所述养殖桶的内部还设置有与所述安装槽数量相适配的养殖板,每个所述养殖板的一端均固定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滑动插入至所述安装槽的内部,所述养殖板的横截面面积小于所述养殖桶的横截面面积,每个所述安装槽的高度均不相等。
优选的,所述安装槽与所述连接块的横截面均为“T”型结构,所述养殖板的横截面为扇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养殖桶的顶部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的顶部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盖板的顶端面且处于所述通孔的外部开设有卡槽,所述盖板的外部还设置有防护网,所述防护网的边缘处卡入至所述卡槽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防护网的边缘处顶部粘合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通过弯曲嵌入至所述卡槽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防护网的各个边缘处均超过所述卡槽的边缘处,所述防护网的孔径为三百五十目。
优选的,所述养殖桶的顶部侧边旋转安装有把手,所述把手的纵截面为拱形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计的养殖板,将养殖桶内形成多个立体养殖区域,在不改变养殖桶外形以及内部空间的前提下,极大的增加了养殖捕食螨的数量,使得养殖桶内部空间的利用率得到提升,且养殖板方便取出和安装,使用起来灵活性较高;
2.通过设计的安装槽和橡胶垫,能够将防护网挤压限位,在不借助胶水的前提下,还能够保证防护网与盖板完成连接,不会出现胶水对防护网堵塞而无法回收利用的现象,完善了现有连接方式中的不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养殖板与养殖桶的连接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养殖板与养殖桶的俯视连接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盖板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4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益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惠州市益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1474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辅助变截面辊压成形装置
- 下一篇:高效铸轧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