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胃管固定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146482.3 | 申请日: | 2021-05-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939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 发明(设计)人: | 王丹蕾;张扬琼;赵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三九脑科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J15/00 | 分类号: | A61J15/00;A61M25/02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尚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7 | 代理人: | 王山 |
| 地址: | 51051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胃管固定装置,包括:环形固定绳、空心软管、连接件、鼻腔固定件、胃管固定环、固定套管及透孔;所述环形固定绳两侧外部对称设置有空心软管,所述空心软管底部通过连接件连接有鼻腔固定件,所述环形固定绳底部且位于所述鼻腔固定件前方交叉形成胃管固定环;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中空锥形管状结构的鼻腔固定件安装于患者鼻腔内,胃管位于鼻腔固定件内,使得胃管两侧不与鼻腔进行直接接触,降低胃管插管给患者带来的不适,患者将本装置佩戴后,通过调整环形固定绳的长度,即可带动胃管固定环对胃管进行有效的固定,使用便捷,同时避免胃管的松脱,提高了患者的安全性,也提高医护人员对胃管的固定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是一种胃管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在消化科等临床工作中,经常会遇到需要留置胃管,为患者进行肠胃营养支持及持续胃肠减压;留置胃管在消化科及相关科室中用途广泛,如喉癌、肠梗阻、胃肠穿孔、食管等手术后的病人均可适应,胃管护理也是护理工作中重要的一项工作,留置胃管是由鼻孔插入,经由咽部,通过食管到达胃部,多用来抽胃液,或往胃里注入液体提供给患者必须的食物和营养;留置胃管留置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将留置胃管自鼻腔插入胃内,以实现医疗护理。
现有临床中,在胃管插入成功后,需将体外的留置胃管固定,固定方法多采用胶布将体外部分的胃管粘贴在病人脸部;这种固定方式有些过敏性皮肤的患者,会在粘贴胶带的部位产生皮肤红肿或压疮;而且易出汗患者会产生汗液,降低胶布粘性降低,留置胃管很容易脱出,导致胃管脱出。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例如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胃管固定装置,包括:环形固定绳、空心软管、连接件、鼻腔固定件、胃管固定环、固定套管及透孔;
所述环形固定绳两侧外部对称设置有空心软管,所述空心软管底部通过连接件连接有鼻腔固定件,所述环形固定绳底部且位于所述鼻腔固定件前方交叉形成胃管固定环,所述环形固定绳底部交叉处外侧设置有固定套管;
所述鼻腔固定件为中空结构,其上开设有若干透孔。
优选的,所述鼻腔固定件为中空锥形管状结构。
优选的,所述鼻腔固定件为PE软胶材料制作而成。
优选的,所述环形固定绳顶部设置有卡扣,用于调节环形固定绳的长度。
优选的,所述环形固定绳上且位于所述卡扣前侧设置有缓冲件。
优选的,所述缓冲件包括:缓冲带及限位环;
所述缓冲带两侧对称设置有限位环,所述缓冲带设置于所述卡扣前侧,且通过所述限位环与所述环形固定绳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胃管固定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装置通过将中空锥形管状结构的鼻腔固定件安装于患者鼻腔内,胃管位于鼻腔固定件内,使得胃管两侧不与鼻腔进行直接接触,降低胃管插管给患者带来的不适,患者将本装置佩戴后,通过调整环形固定绳的长度,即可带动胃管固定环对胃管进行有效的固定,使用便捷,同时避免胃管的松脱,提高了患者的安全性,也提高医护人员对胃管的固定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胃管固定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胃管固定装置的图1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胃管固定装置的鼻腔固定件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识:
1、环形固定绳;2、空心软管;3、连接件;4、鼻腔固定件;5、胃管固定环;6、固定套管;7、透孔;8、卡扣;9、缓冲件;10、缓冲带;11、限位环。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三九脑科医院,未经广东三九脑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14648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次性负压引流盒
- 下一篇:一种可调节安装位置的液压油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