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入耳式耳机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142549.6 | 申请日: | 2021-05-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211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 发明(设计)人: | 张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斌 |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H04R1/12 |
| 代理公司: | 广东勤诺律师事务所 44595 | 代理人: | 曹柏荣 |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入耳 耳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播放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入耳式耳机。本实用新型的耳机包括有外壳、电源、控制单元、喇叭和耳塞;所述的电源、控制单元和喇叭的部分至于外壳内,在喇叭的一端罩设耳塞;控制单元、喇叭与电源电链接;所述的耳塞内置有紫外线发生装置;紫外线发生装置与控制单元连接。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用户较长时间使用耳塞/特别是入耳式的主动降噪耳塞,因为耳道被封闭所导致的耳道内湿度增加、细菌繁殖加速,容易发生耳道发炎/不适的问题;可以用于耳机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播放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入耳式耳机。
背景技术
目前,越来越多的人利用耳机播放电子设备输出的音频;一方面可以避免对周围人群的干扰,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升其私密性。而为了进一步提升效果;更多的使用者使用入耳式的耳机。入耳式耳机附带的降噪功能能使用户对环境噪音进行选择性隔离,加强听音效果的同时,免去噪音对用户的干扰。
由于主动降噪的设计要求,市面产品基本都是耳塞入耳式的设计。如此,将使得使用者的耳朵通过耳塞与外部空间形成隔离状态。耳朵被耳塞封闭的空间;人体通过皮肤分泌的物质无法及时有效的排除。随着耳机使用时间的增长:容易产生分泌物积累、耳道细菌繁殖问题,容易导致用户耳朵发炎/不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入耳式耳机;具有紫外消毒/杀菌功能;既能保证用户的收音/降噪效果,又能解决由于长时间佩戴所导致的耳道发炎/不适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的耳机包括有外壳、电源、控制单元、喇叭和耳塞;所述的电源、控制单元和喇叭的部分至于外壳内,在喇叭的一端罩设耳塞;控制单元、喇叭与电源电链接;所述的耳塞内置有紫外线发生装置;紫外线发生装置与控制单元连接。
所述的紫外线发生装置为能产生波长200-400nm紫外线的装置。
所述的紫外线发生装置在控制单元的控制下,按照设定的时间间隔/工作时间/工作强度产生紫外线。
所述的紫外线发生装置附着于耳塞内的喇叭上;其所发出的紫外线穿过耳塞后可照射入使用者的耳道。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入耳式耳机的耳塞内至紫外线发生装置,紫外线发生装置通过控制单元控制;按照设定的时间间隔/工作时间/工作强度产生波长200-400nm的紫外线。紫外线发生装置的功率在mW级,通过紫外线的作用避免长期佩戴耳塞所容易导致的外耳道炎症。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用户较长时间使用耳塞/特别是入耳式的主动降噪耳塞,因为耳道被封闭所导致的耳道内湿度增加,进而导致细菌繁殖加速,容易导致用户耳道发炎/不适的问题。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耳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耳机电路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入耳式耳机包括有外壳1、电源2、控制单元3、喇叭4、耳塞5和紫外线发生装置6;控制单元3、喇叭4、紫外线发生装置6与电源2电链接。电源2、控制单元3和喇叭4的部分至于外壳1内,在喇叭4的一端罩设耳塞5;紫外线发生装置6附着于耳塞5内的喇叭4上。
通过控制单元3的控制;紫外线发生装置5能按照设定的时间间隔/工作时间/工作强度产生波长200-400nm的紫外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斌,未经张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14254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体环境监测设备
- 下一篇:一种新型洗衣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