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PHC预制管桩与钢格构柱组合斜撑有效
申请号: | 202121137780.6 | 申请日: | 2021-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56695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蔡忠祥;岳建勇;张凯;侯胜男;童园梦;周延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E02D5/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0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hc 预制 钢格构柱 组合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基坑围护领域的一种PHC预制管桩与钢格构柱组合斜撑。技术方案为一种PHC预制管桩与钢格构柱组合斜撑,基坑四周设置有围护桩,围护桩顶部设置压顶梁;斜撑由PHC预制管桩与钢格构组合而成,PHC预制管桩位于坑底以下,PHC预制管桩插入钢格构内部连接固定,钢格构的上端与现浇钢筋混凝土压顶梁连接。相比传统中心岛斜支撑支护体系,底板需分两次实施;该方式可减少基础底板额外后浇带的设置、提高挖土效率并降低坑边施工荷载对支护结构的不利影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基坑围护领域,具体为一种PHC预制管桩与钢格构柱组合斜撑。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步伐的加快,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得到迅猛发展。为保证地下结构的施工及周边环境安全,需要对基坑侧壁及周围采用支撑、加固等防护措施。基坑工程的支撑按照设置方向分为水平支撑和斜抛撑,斜抛撑一般采用钢管或钢支撑形式。
传统斜抛撑施工过程中需先留土护坡,待先行施工底板浇筑完成并达到设计强度后,架设斜抛撑。斜抛撑安装时一端通过牛腿抵靠在基础底板上,另一端抵靠在围护体系的围檩上,斜抛撑架设完成后开挖留土并施工留土区域底板及换撑。待底板及换撑达到设计强度后,拆除斜抛撑,继续施工上部结构;或待地下室结构施工完成并达到设计强度后,拆除斜抛撑。
传统斜抛撑施工过程中底板需分区浇筑,基础底板需额外设置后浇带,增大底板渗水的风险;坑边留土护坡只能坑边掏挖,挖土效率低,且坑边施工荷载会导致支护结构和侧壁土层会产生较大的变形,从而严重影响到基坑工程的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PHC预制管桩与钢格构柱组合斜撑,以减少基础底板额外后浇带的设置、提高挖土效率并降低坑边施工荷载对支护结构的不利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PHC预制管桩与钢格构柱组合斜撑,基坑四周设置有围护桩,围护桩顶部设置压顶梁;斜撑由PHC预制管桩与钢格构组合而成,PHC预制管桩位于坑底以下,PHC预制管桩插入钢格构内部连接固定,钢格构的上端与现浇钢筋混凝土压顶梁连接。一般钢格构可通过角钢和缀版焊接构成。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PHC预制管桩与钢格构的对接面设有管桩端板;钢格构内部设有钢格构端板;管桩端板与钢格构端板通过焊接或螺栓连接。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钢格构端板和管桩端板开有灌浆孔。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PHC预制管桩与钢格构连接处的内部灌注的细石混凝土,并在灌芯段设置构造钢筋。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钢格构端板设有加劲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PHC预制管桩与钢格构柱组合式基坑支护结构,该结构强度和稳定性高。PHC预制管桩即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预制管桩,相比钢管来说,生产耗能低,用于插入坑底以下作为不回收部分,降低了施工成本。本工艺对行业进步和节能减排具有推动作用,市场前景非常好;施工过程中可以减少底板额外后浇带的设置、提高挖土效率并降低坑边施工荷载对支护结构的不利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PHC预制管桩与钢格构柱组合式基坑支护结构示意图。
图2为钢格构与PHC预制管桩连接横断面示意图。
图3为钢格构与PHC预制管桩连接纵断面示意图。
图4为钢格构与PHC预制管桩连接构造的平面示意图。
图5为钢格构端板和加劲肋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加劲肋构造平面组合示意图。
图7为加劲肋构造立体示意图。
图8为钢格构端板构造示意图。
图9为钢格构端板构造立体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1377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