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防摔的手机壳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1137616.5 | 申请日: | 2021-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868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谭积桂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艺至升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18 | 分类号: | H04M1/1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诺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14 | 代理人: | 任毅 |
地址: | 511483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防 机壳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防摔的手机壳结构,包括具有用以容纳手机的容置腔的壳本体,壳本体的边框内侧设有若干防摔气垫,各防摔气垫上设有向内侧开口设置的泄气孔。此手机壳结构将手机放置在壳本体的容置腔内,通过壳本体内侧边框内设置的若干防摔气垫包裹手机以进行保护,在手机不慎掉落或者被误摔时,可通过环绕壳本体内侧的各防摔气垫进行缓冲,并同时通过内侧的泄气孔泄气进行泄压,可达到更好的防摔效果,且此手机壳结构轻便,质量更为轻便,手感更好,此实用新型用于手机壳产品领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手机壳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内防摔的手机壳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手机壳,包裹住被保护的手机的外边框,在手机发生被误摔等情况时,能具备一定的防摔的功能。
为了增强现有的手机壳的防摔效果,通常会将手机壳外框加厚,或者在手机壳的角部加厚以提升防摔功能,但此类结构往往使得本已厚重的手机壳显得更为臃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防摔的手机壳结构,能提供更好的防摔效果,且整体厚度和重量均更为轻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内防摔的手机壳结构,包括具有用以容纳手机的容置腔的壳本体,所述壳本体的边框内侧设有若干防摔气垫,各所述防摔气垫上设有向内侧开口设置的泄气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内防摔的手机壳结构,各所述防摔气垫位于所述壳本体内侧的四个角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内防摔的手机壳结构,各所述防摔气垫包括两层间隔设置的软壳体,各所述泄气孔设置于位于内侧的所述软壳体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内防摔的手机壳结构,各所述防摔气垫在所述壳本体的各所述角部呈弧形设置,以使得各所述防摔气垫呈可包裹手机外角的状态。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内防摔的手机壳结构,位于各角部的所述防摔气垫的内侧分别间隔设置有三个所述泄气孔,各组所述泄气孔成弧形布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内防摔的手机壳结构,所述壳本体包括壳边框和可相对所述壳边框拆卸的壳底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内防摔的手机壳结构,所述壳底板自所述容置腔的开口侧置入所述壳本体,并通过手机压紧与所述壳边框组合成所述壳本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内防摔的手机壳结构,环绕所述壳边框的一侧设有壳体阶梯连接部,所述壳底板的外周设有与所述壳体阶梯连接部匹配的底板阶梯连接部,所述壳底板置入所述容置腔后使得所述底板阶梯连接部紧贴所述壳体阶梯连接部以限位。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内防摔的手机壳结构,所述壳边框的其中一角部连接有摄像头孔部,所述摄像头孔部的外部部分设有所述壳体阶梯连接部。
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之一:
此内防摔的手机壳结构将手机放置在壳本体的容置腔内,通过壳本体内侧边框内设置的若干防摔气垫包裹手机以进行保护,在手机不慎掉落或者被误摔时,可通过环绕壳本体内侧的各防摔气垫进行缓冲,并同时通过内侧的泄气孔泄气进行泄压,可达到更好的防摔效果,且此手机壳结构轻便,质量更为轻便,手感更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整体结构拆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整体组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艺至升模具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艺至升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13761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磁阀装置、电磁阀以及过滤器
- 下一篇:一种纸箱板拉开成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