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制备粒径均一聚合物微球的造粒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136744.8 | 申请日: | 2021-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869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张利勤;邓茂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领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旬阳领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06 | 分类号: | B01J2/06;B01J13/14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马贵香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粒径 均一 聚合物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制备粒径均一聚合物微球的造粒装置,包括喷头和造粒釜;造粒釜呈S型设置,造粒釜底部设置有分散相入口,造粒釜顶部设置有聚合物微球出口,分散相入口与喷头的喷出端连接;造粒釜顶部设置有连续相入口,造粒釜底部设置有连续相出口。本实用新型可以保证形成的聚合物微球粒径粒径的均一性,提高了聚合物微球的表面光滑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均粒均一聚合物微球生产技术,具体为一种制备粒径均一聚合物微球的造粒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聚合物微球的制备方法有悬浮法、射流法,悬浮法是将反应单体和交联剂加入连续相水中,在连续相中进行悬浮聚合,生成粒径均一聚合物微球,这种悬浮法制备的聚合物微球粒径大小不一,使用时易造成床压不稳,影响使用效果。
因此,研发人员致力于开发粒径均一聚合物微球制备技术,其中研究最多的是射流法,即将分散相通过喷头2喷射入反应釜中,在连续相中断裂为微球颗粒。但是现有射流法采用的造粒装置为直筒型反应器,连续相自上向下流动,分散相自底部喷入造粒装置中,并自下向上移动,在水流的冲刷下容易造成微球颗粒形状改变,即形成的微球颗粒形状不规则。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制备粒径均一聚合物微球的造粒装置,能制备得到粒径均一、球形度高的聚合物微球。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制备粒径均一聚合物微球的造粒装置,包括喷头和造粒釜;
造粒釜呈S型设置,造粒釜底部设置有分散相入口,造粒釜顶部设置有聚合物微球出口,分散相入口与喷头的喷出端连接;造粒釜顶部设置有连续相入口,造粒釜底部设置有连续相出口。
优选的,造粒釜由多个球状结构串联而成。
优选的,造粒釜外设置有夹套,夹套下端设置有热流体入口,夹套上端设置有热流体出口。
进一步的,夹套呈S型设置,且夹套的S型走向与造粒釜的S型走向一致。
进一步的,夹套外包覆有一层保温层。
优选的,造粒釜底部还设置有分散剂入口。
优选的,喷头包括喷头筒体和喷板,喷头筒体包括大头端和小头端,喷板安装在喷头筒体的大头端,喷头筒体的大头端与造粒釜的分散相入口连接;喷板上设置有多个直径相同的喷孔;喷头筒体内填充有颗粒物。
优选的,造粒釜为若干个S型造粒釜首尾串联的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制备粒径均一聚合物微球的造粒装置,使用时,分散相由喷头喷射入造粒釜中,在连续相及分散剂表面张力作用下形成粒径均一的微球颗粒,自下向上移动至造粒釜出口并从出口排出。连续相自连续相入口进入造粒釜中,并自上向下流动,最终从连续相出口排出。分散相由喷头喷射入造粒釜中,喷头喷孔直径相同,因此,可以保证形成的聚合物微球粒径的均一性。造粒釜呈S型设置,连续相和分散相在运动时均沿S型路径以相反方向上下移动,从而形成漩涡,旋涡对分散相形成的微球颗粒的球形度起到进一步打磨作用,提高了聚合物微球的表面光滑度。此外,造粒釜呈S型设置还能缩短造粒釜的高度,降低装置整体高度,即便于操作,又节省空间。
进一步的,造粒釜由多个球状结构串联而成,连续相运动时在造粒釜的侧壁处进一步改变运动方向,对聚合物微球的球形度也起到进一步打磨作用,提高了聚合物微球的表面光滑度。
进一步的,造粒釜外设置夹套,使用时,通入热流体实现对造粒釜的加热作用,使造粒釜中液体维持在合适的反应温度,便于分散相在造粒釜中进行聚合反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领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旬阳领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陕西领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旬阳领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13674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