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调整的浇筑墙体构造柱用支模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1133193.X | 申请日: | 2021-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074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谢华伟;严俊佳;符熙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兴一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3/02 | 分类号: | E04G13/02;E04G17/00 |
代理公司: | 广东省畅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31 | 代理人: | 耿佳 |
地址: | 51804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调整 浇筑 墙体 构造 柱用支模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便于调整的浇筑墙体构造柱用支模机构,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内部的两侧设置有放置杆,所述放置杆的顶端设置有第一套环,所述放置杆的底端设置有第二套环,所述第二套环的一端设置有咬合勾,所述第二套环的底端设置有支撑杆。有益效果在于:根据放置杆利用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与安装架滑动连接的关系,使得装置能够满足不同宽度的浇筑槽,并且根据放置杆、咬合勾和把手呈直角三角形结构,使得装置在使用过程中能够便于混凝土浇筑,并提供了足够的稳定,以上两者相结合,保证了构造柱的浇筑到顶,实现密实的状态,提高构造柱整体的结构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调整的浇筑墙体构造柱用支模机构。
背景技术
构造柱浇筑时在柱的顶端混凝土很难浇筑进去,导致构造柱顶部与结构之间浇筑不密实,影响结构安全,利用这个装置后就可以保证构筑浇筑到顶密实状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便于调整的浇筑墙体构造柱用支模机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便于调整的浇筑墙体构造柱用支模机构,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内部的两侧设置有放置杆,所述放置杆的顶端设置有第一套环,所述放置杆的底端设置有第二套环,所述第二套环的一端设置有咬合勾,所述第二套环的底端设置有支撑杆,所述第一套环与咬合勾之间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与第二套环之间设置有加固杆。
优选的,所述安装架呈中空的矩形结构,所述放置杆利用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与安装架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咬合勾、支撑杆、把手和加固杆均呈弧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放置杆、咬合勾和把手之间呈直角三角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于调整的浇筑墙体构造柱用支模机构,有益效果在于:
通过设置的放置杆、第一套环、第二套环、咬合勾和把手,根据放置杆利用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与安装架滑动连接的关系,使得装置能够满足不同宽度的浇筑槽,并且根据放置杆、咬合勾和把手呈直角三角形结构,使得装置在使用过程中能够便于混凝土浇筑,并提供了足够的稳定,以上两者相结合,保证了构造柱的浇筑到顶,实现密实的状态,提高构造柱整体的结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于调整的浇筑墙体构造柱用支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于调整的浇筑墙体构造柱用支模机构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于调整的浇筑墙体构造柱用支模机构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于调整的浇筑墙体构造柱用支模机构的使用状态图。
图中:1、安装架;2、放置杆;3、第一套环;4、第二套环;5、咬合勾;6、支撑杆;7、把手;8、加固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4,一种便于调整的浇筑墙体构造柱用支模机构,包括安装架1,所述安装架1内部的两侧设置有放置杆2,所述放置杆2的顶端设置有第一套环3,所述放置杆2的底端设置有第二套环4,所述第二套环4的一端设置有咬合勾5,所述第二套环4的底端设置有支撑杆6,所述第一套环3与咬合勾5之间设置有把手7,所述把手7与第二套环4之间设置有加固杆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兴一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泰兴一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13319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