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充电座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127152.X | 申请日: | 2021-05-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194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 发明(设计)人: | 朱方跃;王进顺;张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泰科电子(苏州)有限公司;泰科电子科技(苏州工业园区)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13/66 | 分类号: | H01R13/66;H01R13/652;H01R13/02;B60L53/16 |
| 代理公司: | 上海脱颖律师事务所 31259 | 代理人: | 脱颖 |
| 地址: | 200131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充电座,包括:充电座体,其内部具有形成腔体的分隔壁;接地端子和检测端子,安装在所述充电座体中;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安装在所述分隔壁上;和电阻,安装在所述分隔壁上,且其两个连接端分别电连接至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适于分别与所述接地端子和所述检测端子电接触,以将所述电阻电连接在所述接地端子和所述检测端子之间。因此,本实用新型无需采用导线将电阻的两个连接端分别焊接到检测端子和接地端子上,从而简化了充电座的制造,节约了成本,而且提高了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充电座,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充电座。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为了检测充电枪与充电座之间的电连接状态,需要在电动汽车的充电座上设置一个检测端子(通常称为CC信号端子)和一个电阻。通常,电阻被电连接在检测端子和充电座的接地端子(通常称为PE端子)之间。当充电枪已与充电座电连接在一起时,充电座上的检测端子和接地端子就会与充电枪上的对应的端子电接触,使得电阻检测回路导通,从而能够检测到电阻的电阻值。也就是说,当电阻检测回路检测到电阻的电阻值时,则说明充电枪已与充电座电连接在一起,否则说明充电枪还没有与充电座电连接好。
在现有技术中,电阻的两端通常采用导线被分别焊接到充电座的检测端子和接地端子上。现有的这种导线焊接方案,存在工艺复杂,品质不稳定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和缺陷的至少一个方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充电座,包括:充电座体,其内部具有形成腔体的分隔壁;接地端子和检测端子,安装在所述充电座体中;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安装在所述分隔壁上;和电阻,安装在所述分隔壁上,且其两个连接端分别电连接至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适于分别与所述接地端子和所述检测端子电接触,以将所述电阻电连接在所述接地端子和所述检测端子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与所述分隔壁配合的第一插接部,在所述分隔壁上形成有第一插槽,所述第一插接部插入到所述第一插槽中,以将所述第一连接件固定在所述分隔壁上;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与所述分隔壁的表面垂直的第二插接部,在所述分隔壁上形成有第二插槽,所述第二插接部插入到所述第二插槽中,以将所述第二连接件固定在所述分隔壁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彼此间隔开的多个第一插接部,在所述分隔壁上形成有与所述多个第一插接部分别对应的多个第一插槽;和/或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彼此间隔开的多个第二插接部,在所述分隔壁上形成有与所述多个第二插接部分别对应的多个第二插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电阻为引脚式电阻,具有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所述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分别与所述第一插接部和第二插接部电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在所述第一插接部上形成有第一切口,在所述分隔壁上形成有第一沟槽,所述电阻的第一引脚容纳在所述第一沟槽中并被卡持在所述第一切口中;在所述第二插接部上形成有第二切口,在所述分隔壁上形成有第二沟槽,所述电阻的第二引脚容纳在所述第二沟槽中并被卡持在所述第二切口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中的至少一个包括与所述分隔壁配合的插接部,在所述分隔壁上形成有插槽,所述插接部插入到所述插槽中,以将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中的至少一个固定在所述分隔壁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在所述插接部上形成有切口;在所述分隔壁上形成有沟槽,所述电阻的引脚容纳在所述沟槽中并被卡持在所述切口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电阻焊接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泰科电子(苏州)有限公司;泰科电子科技(苏州工业园区)有限公司,未经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泰科电子(苏州)有限公司;泰科电子科技(苏州工业园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12715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化ECU地偏移测试系统
- 下一篇:一种网球训练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