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角钢格构式构架梁柱连接节点有效
申请号: | 202121125827.7 | 申请日: | 2021-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75012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7 |
发明(设计)人: | 黄志挺;洪天从;黄迎澜;高巍;陈宏;钟胜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5/04 | 分类号: | E04H5/04;E04B1/24;E04B1/58 |
代理公司: | 福州展晖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1 | 代理人: | 赵新飞 |
地址: | 350003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角钢 格构式 构架 梁柱 连接 节点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电站格构式构架梁柱连接节点,特别是一种角钢格构式构架梁柱连接节点,其结构要点在于,所述构架水平弦杆的角钢朝向格构式柱外侧,构架水平弦杆两端部搭设在两边构架柱上并延伸至构架柱外侧,该延伸的两端部为角钢延伸部,此时构架水平弦杆呈与构架柱背靠背布置并通过螺栓MA连接;所述构架梁的角钢朝向格构式柱内侧方向并与构架水平弦杆的角钢延伸部背靠背布置,且通过螺栓MB连接;节点板A夹在构架梁、构架柱与构架水平弦杆之间。优点在于:节点结构紧凑,传力路径简单直接,面外刚度得到很大提升,从而有效提高节点强度,并进一步提高结构承载力,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施工方便、安装简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电站格构式构架梁柱连接节点,特别是一种角钢格构式构架梁柱连接节点。
背景技术
变电站构架是变电站中连接内外部架空导线的重要结构,变电站构架跨度较大,为大跨空间结构,主要承担架空导线的水平张力、风荷载及温度作用。由于构架梁跨度较大,为满足刚度要求,格构式构架成为电压等级较高的变电构架常用结构形式。大跨度格构式构架由格构式柱和格构梁组成,整体结构具有较大抗侧刚度,而格构式构架主要包含钢管格构式构架及角钢格构式构架,因角钢运输优势,角钢格构式构架在海外工程中广泛运用。
现有的角钢格构式构架,节点的可靠连接是保证构架安全可靠使用的关键,为了传递水平荷载,与构架梁同标高处设置水平弦杆,格构式柱中的构架柱1、构架梁2、构架水平弦杆均采用螺栓与节点板A连接,如附图1、2所示,构架梁2和构架水平弦杆分设在构架柱两侧;节点板A中部通过M-3高强螺栓与构架柱固定相连,构架水平弦杆(即上弦杆角钢31、下弦杆角钢32)通过高强螺栓M-1连接于节点板A内侧,构架梁2通过M-2螺栓连接于节点板A外侧,传力路径为构架梁2→螺栓→节点板A→构架柱1。另外,构架柱1与侧边弦杆4通过节点板B连接。通过节点板连接时,各部件为同侧同平面安装(如构架梁、柱及水平弦杆均在节点板A内侧,而构架柱与侧边弦杆也均在节点板B内侧),因此为了使得各个部件在同一平面空间布局,构架水平弦杆角钢朝向格构式柱内侧并在构架柱1边断开。
现有的角钢格构式构架连接节点的问题在于:
1、由于构架水平弦杆角钢朝向构架内侧,使得其与周边其他角钢可能存在相互重叠,导致节点处角钢安装较为困难,带来施工不便。
2、各部件为同侧同平面安装使得连接节点处的各部件分布松散,不利于传力,通过节点板连接时,节点板及螺栓为连接处的主要受力点,而随着构架电压等级提高,格构式构架承担的水平荷载越来越大,而构架梁和构架柱之间仅通过节点板单侧螺栓连接,由于节点板面外刚度较为薄弱,使得节点位置容易发生变形,导致构架承载力不足,存在不稳定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安装简单、施工方便、提高结构刚度、提升结构承载力、提高稳定性和安全性的角钢格构式构架梁柱连接节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的:
一种角钢格构式构架梁柱连接节点,包括有构架柱、构架梁、构架水平弦杆和节点板A,其结构要点在于,所述构架水平弦杆的角钢朝向格构式柱外侧,构架水平弦杆两端部搭设在两边构架柱上并延伸至构架柱外侧,该延伸的两端部为角钢延伸部,此时构架水平弦杆呈与构架柱十字交叉且背靠背布置并通过螺栓MA连接;所述构架梁的角钢朝向格构式柱内侧方向并与构架水平弦杆的角钢延伸部平行背靠背布置,且通过螺栓MB连接;节点板A夹在构架梁、构架柱与构架水平弦杆之间,其中构架水平弦杆位于节点板A的外侧,构架梁和构架柱则位于节点板A的内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1258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用于超高流速稳定捕获CTC的微流控芯片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折叠式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