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耐高温耐磨损碳基复合陶瓷生产用旋风分离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124973.8 | 申请日: | 2021-05-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749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 发明(设计)人: | 孟德安;刘淼;王成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海赛高技术陶瓷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4C5/22 | 分类号: | B04C5/22;B04C5/04 |
| 代理公司: | 郑州浩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0 | 代理人: | 柏琼琼 |
| 地址: | 45004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高温 耐磨 损碳基 复合 陶瓷 生产 旋风 分离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陶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耐高温耐磨损碳基复合陶瓷生产用旋风分离器,陶瓷是陶器与瓷器的统称,同时也是我国的一种工艺美术品,远在新石器时代,我国已有风格粗犷、朴实的彩陶和黑陶。陶与瓷的质地不同,性质各异。陶,是以粘性较高、可塑性较强的粘土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不透明、有细微气孔和微弱的吸水性,击之声浊。碳化硅陶瓷具有优良的高温力学性能,抗氧化性强﹑耐磨损性好﹑热稳定性佳、热膨胀系数小,本实用新型利用驱动转动圆盘的作用下,可以实现间歇下料的功能,避免了堵塞的情况;利用驱动丝杠,使得刮料板与矩形进料通道内侧壁之间的配合,可以解决不需人工清理堆积的进料口,实现自动化,减少了人们劳动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陶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耐高温耐磨损碳基复合陶瓷生产用旋风分离器。
背景技术
陶瓷是陶器与瓷器的统称,同时也是我国的一种工艺美术品,远在新石器时代,我国已有风格粗犷、朴实的彩陶和黑陶。陶与瓷的质地不同,性质各异。陶,是以粘性较高、可塑性较强的粘土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不透明、有细微气孔和微弱的吸水性,击之声浊。碳化硅陶瓷具有优良的高温力学性能,抗氧化性强﹑耐磨损性好﹑热稳定性佳、热膨胀系数小.热导率大.硬度高以及抗热震和耐化学腐蚀等优良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精密轴承、密封件、气轮机转子、喷嘴热交换器部件及原子热反应堆材料等,并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其生产过程中,需要对成型的配体进行干燥。
然而现有旋风分离器由于长期运行,在进料口容易形成进料口堆积,从而导致堵塞,不能正常工作,维修麻烦,需要进行人工拆装,进行维修,造成劳动力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耐高温耐磨损碳基复合陶瓷生产用旋风分离器,解决了现有旋风分离器由于长期运行,在进料口容易形成进料口堆积,从而导致堵塞,不能正常工作,维修麻烦,需要进行人工拆装,进行维修,造成劳动力浪费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方案为:一种耐高温耐磨损碳基复合陶瓷生产用旋风分离器,包括分离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离筒左端固定连接有矩形进料通道,所述的矩形进料通道内侧壁纵向间隔,横向转动连接有两组丝杠,两组所述的丝杠之间经带传动连接,所述的丝杠由动力装置驱动,所述的矩形进料通道内侧壁横向滑动连接有与丝杠螺纹配合的滑动板,所述的滑动板上固定连接有与矩形进料通道内侧壁配合的刮料板,所述的矩形进料通道上端经间歇供料装置连接有存料箱,保证进料不会出现堵塞,所述的存料箱上端开设有进料口,所述的分离筒上端设置有出气孔,下端固定连接有之相通的储料桶
优选的,所述的间歇供料装置包括存料箱与矩形进料通道之间固定连接的过渡通道,所述的过渡通道内横向转动连接有转动圆盘,所述的转动圆盘上沿周向间隔开设有三组存料槽,所述的存料箱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机,所述的第一电动机转动轴与转动圆盘转动轴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电动机与控制器之间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动力装置包括矩形进料通道上固定连接的第二电动机,所述的第二电动机转动轴与两组丝杠其中一组丝杠转动轴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二电动机与控制器之间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刮料板一端开设有四十五度倒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一、利用驱动转动圆盘的作用下,可以实现间歇下料的功能,避免了堵塞的情况;
二、利用驱动丝杠,使得刮料板与矩形进料通道内侧壁之间的配合,可以解决不需人工清理堆积的进料口,实现自动化,减少了人们劳动力;
三、结构简单,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剖视图视角之一。
图2是图1的A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剖视图视角之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海赛高技术陶瓷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郑州海赛高技术陶瓷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12497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