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儿科护理用呼吸道吸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124721.5 | 申请日: | 2021-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597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孟凡秋;邱玉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孟凡秋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M3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75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儿科 护理 呼吸道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领域,公开了一种儿科护理用呼吸道吸痰装置,包括吸痰圆筒、收集瓶和输液筒,所述吸痰圆筒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卡环,在两个卡环上卡合设置有输液筒,所述输液筒的出液口与软管的一端相连接,软管的另一端与吸痰外管上的进液管口相连接,所述吸痰外管上位于底端开设多个通孔。本实用新型在吸痰圆筒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卡环,卡环对输液筒进行卡合,输液筒中的痰液稀释液可进入到吸痰外管中,然后流入到呼吸道中,对痰液中的痰液进行稀释,这样可提高对痰液的吸痰效率和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领域,具体是一种儿科护理用呼吸道吸痰装置。
背景技术
小儿呼吸道疾病包括上、下呼吸道急、慢性炎症,呼吸道变态反应性疾病,胸膜疾病,呼吸道异物,先天畸形及肺部肿瘤等,其中急性呼吸道感染最为常见,约占儿科门诊的60%以上,北方地区则比率更高,由于婴幼儿免疫功能尚不完全成熟,在住院患儿中,肺炎为最多见,因此卫生部把它列为小儿四病(肺炎、腹泻、佝偻病、贫血)防治方案中的首位;
儿科的吸呼道患者往往会由于炎症导致痰液过多且不能及时自我清除,所以会采用呼吸道吸痰装置对患者的呼吸道进行吸痰处理,但是,现有的呼吸道吸痰装置在使用功能性较低,例如,对于痰液浓度较大时,吸痰装置不能很有效的将痰液吸出,而且,花费的时间较长,增加了儿童患者的治疗难受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儿科护理用呼吸道吸痰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儿科护理用呼吸道吸痰装置,包括吸痰圆筒、收集瓶和输液筒,所述吸痰圆筒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卡环,在两个卡环上卡合设置有输液筒,所述输液筒的出液口与软管的一端相连接,软管的另一端与吸痰外管上的进液管口相连接,所述吸痰外管上位于底端开设多个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输液筒上设置有刻度线,所述输液筒内设置有活塞,且活塞与第二推拉杆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输液筒的顶部设置有进液口,且进液口上设置有旋紧盖。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吸痰圆筒的底部接口与收集瓶之间螺纹安装,所述吸痰圆筒的内部设置有吸痰内管,且吸痰内管的一端延伸进入到收集瓶中,另一端与吸痰外管之间螺纹安装。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吸痰圆筒的底部接口处可连接有气管,且气管的一端与气囊的接口相连接,所述气囊的一端与第一推拉杆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在吸痰圆筒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卡环,卡环对输液筒进行卡合,输液筒中的痰液稀释液可进入到吸痰外管中,然后流入到呼吸道中,对痰液中的痰液进行稀释,这样可提高对痰液的吸痰效率和质量;
2、本实用新型吸痰外管与吸痰内管的一端之间螺纹安装,对吸痰外管的拆卸比较便捷,即便于对吸痰外管进行清洗,使用起来比较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吸痰圆筒的剖视图。
图中:1、吸痰圆筒;2、收集瓶;3、第一推拉杆;4、吸痰外管;5、通孔;6、进液管口;7、卡环;8、输液筒;9、刻度线;10、进液口;11、第二推拉杆;12、气囊;13、吸痰内管。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孟凡秋,未经孟凡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12472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调节的搬运设备
- 下一篇:一种钻井保温保型取心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