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护效果好的隧道围岩松动圈测量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123608.5 | 申请日: | 2021-05-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257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 发明(设计)人: | 孙波;郑祎默;邢洪斌;徐雨晴;张兴;杨志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四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33/24 | 分类号: | G01N33/24 |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李崧岩 |
| 地址: | 1000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护 效果 隧道 围岩 松动 测量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围岩松动圈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防护效果好的隧道围岩松动圈测量装置,包括壳体,壳体的前侧固定安装有测量装置本体,壳体的上方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的顶部通过三组等距设置的紧固螺栓固定在隧道的墙体上,固定板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一组用于固定壳体位置的凹型板,凹型板的底部固定安装在壳体的顶部。该隧道围岩松动圈测量装置,通过设置定位螺杆和连接板相配合,使得连接板带动两组定位块下降,同时定位块通过导向柱带动梯形块下降,并设置调节轮和滑杆,以使梯形块推动调节轮水平运动,以使滑杆进入滑槽,从而稳固凹型板与固定板之间的位置关系,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围岩松动圈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护效果好的隧道围岩松动圈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9673789U提出了一种防护效果好的隧道围岩松动圈测量装置,包括测量装置本体,测量装置本体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凹型块,测量装置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顶部的两侧均贯穿设置有拉杆。本实用新型通过凹型块、固定板、拉杆、拉块、梯形块、滑杆、传动杆、滑轮、活动杆和卡杆的配合使用,通过传动杆卡接在固定槽的内腔,卡杆卡接在卡槽的内腔,达到可以防止掉落损坏的效果,该隧道围岩松动圈测量装置,解决了现有围岩松动圈的测量装置都是需要人为的拿在手上进行测量检测,而如果不小心掉落的话就会导致测量装置损坏,从而使测量结果不准确的问题,增强了测量的精确性,增强了检测的效率。
现有技术通过滑轮和梯形块相配合以固定测量装置本体的位置,无需人为的拿在手中进行测量,但是使用者在固定装置时需先托住装置并推动梯形块移动,不便于使用者将卡杆插入卡槽,影响装置的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护效果好的隧道围岩松动圈测量装置,解决了使用者在固定装置时需先托住装置并推动梯形块移动,不便于使用者将卡杆插入卡槽,影响装置的使用体验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护效果好的隧道围岩松动圈测量装置,包括壳体,壳体的前侧固定安装有测量装置本体,壳体的上方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的顶部通过三组等距设置的紧固螺栓固定在隧道的墙体上,固定板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一组用于固定壳体位置的凹型板,凹型板的底部固定安装在壳体的顶部,凹型板远离固定板的一侧内壁滑动连接有梯形块,梯形块的下方设置有外表面与其下表面相接触的调节轮,调节轮的前后两侧均转动连接有一组用于限制调节轮运动轨迹的滑杆,固定板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两组贯穿凹型板的滑槽,滑槽的内壁与滑杆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所述梯形块的后侧通过两组导向柱与导向块的前侧固定连接,所述导向块的前侧与壳体的后侧滑动连接,所述凹型板的后侧开设有用于限制导向柱运动轨迹的连接槽,连接槽的内壁与导向柱的外表面滑动连接,两组所述导向块的相对侧均开设有一组定位槽,定位槽的内壁插接有定位柱,两组所述定位柱的相对端均固定连接有一组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的后侧转动连接有连动杆,所述连动杆的底端转动连接有转动杆,两组所述转动杆的底端均与升降块的后侧转动连接,所述升降块的前侧与壳体的后侧滑动连接,所述升降块的下方设置有用于推动其上升的推板,所述推板的顶部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的内壁螺纹连接有用于带动推板升降的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的上方设置有螺纹方向与其相反的定位螺杆,所述调节螺杆的顶端和定位螺杆的底端之间通过连接柱固定连接,所述定位螺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底部的左右两侧分别与两组导向块的顶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调节轮的底部转动连接有相对于凹型板底部内壁滑动的复位块,复位块远离梯形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的一端,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凹型板靠近复位弹簧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后侧开设有用于限制升降块位置的升降槽,升降块和推板的前侧均与升降槽的前侧内壁滑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四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交第四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12360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升降式隧道建筑临时防护棚
- 下一篇:循环灌溉式辣椒种子培育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