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连接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123240.2 | 申请日: | 2021-05-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848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 发明(设计)人: | 喻波波;徐红强;许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立德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13/648 | 分类号: | H01R13/648;H01R13/02;H01R13/40;H01R13/46 |
| 代理公司: | 苏州佳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42 | 代理人: | 罗宏伟 |
| 地址: | 523875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端子模组以及遮罩于所述端子模组外的金属壳体,所述端子模组设有绝缘本体、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上的导电端子以及金属隔板。所述金属隔板设有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内的主体部及自所述主体部一侧延伸而成的焊接部,所述焊接部所在平面与所述主体部所在平面相平行,所述焊接部与所述金属壳体固定连接,如此设置,能够实现金属隔的板接地,使电连接器的信号传输更为稳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属于连接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连接器通常包括金属壳体、绝缘本体以及与绝缘本体固定连接的导电端子和金属屏蔽片,金属壳体与金属屏蔽片一般不会形成直接连接,因此某些情况下,会造成电连接器的信号传输稳定性较差。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电连接器进行改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信号传输更稳定的电连接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端子模组以及遮罩于所述端子模组外的金属壳体,所述端子模组设有绝缘本体、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上的导电端子以及金属隔板,所述金属隔板设有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内的主体部及自所述主体部一侧延伸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包括向远离所述主体部方向延伸而成的支撑臂以及自所述支撑臂继续延伸而成的焊接部,所述焊接部与所述金属壳体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部位于所述金属隔板沿第二方向的至少一侧,所述支撑臂穿过所述绝缘本体,所述焊接部暴露于所述绝缘本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部包括两个所述支撑臂以及分别与两个所述支撑臂连接的两个所述焊接部,两个所述支撑臂分别向相反的方向延伸而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两个焊接部所在平面相互平行,每个所述焊接部所在平面与所述主体部所在平面相互平行。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两个焊接部沿第一方向位于所述两个支撑臂的相同侧或相反侧,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两个支撑臂沿所述第二方向相邻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金属隔板沿所述第二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所述支撑部,两个所述支撑部沿所述第二方向左右对称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绝缘本体设有沿第三方向突出的支撑块,所述第三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所述支撑块对应所述支撑部,所述支撑臂穿过所述支撑块,所述焊接部暴露于所述支撑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臂包覆成型于所述支撑块内,所述焊接部位于所述支撑块的端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导电端子设有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上的第一对接部及第二对接部,所述主体部沿第三方向将所述第一对接部与所述第二对接部分隔。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通过在金属隔板上设置焊接部,通过焊接部与壳体固定连接,从而能够实现金属隔板的接地功能,同时,在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与外界连接器对接时,对接产生的插拔力会通过所述焊接部转移至壳体,从而避免插拔力过大引起的电连接器内部结构的移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安装于电路板上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部分立体分解示意图,其中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被分离出来。
图4是图3另一角度的部分立体分解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立德精密工业有限公司,未经东莞立德精密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1232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