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抓取牢固的活检钳有效
申请号: | 202121118942.1 | 申请日: | 2021-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061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发明(设计)人: | 曹达魁;王海琴;莫伟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市第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0/06 | 分类号: | A61B10/06;A61B10/04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01 | 代理人: | 韩洪 |
地址: | 314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抓取 牢固 活检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抓取牢固的活检钳,包括钳体主体和钳头,所述钳头包括至少3根钳指,所述钳体主体控制钳指相互靠拢或者远离从而实现人体组织的抓握或放开,所述钳体主体包括操作柄、导管和拉绳,所述操作柄包括柄杆和滑套,所述柄杆的顶端与导管的底端相连接,至少3根所述钳指分别铰接在导管的顶端,所述滑套滑动连接在柄杆之外,若干根所述拉绳分别穿设在导管的管内通道之中,所述拉绳的上下两端分别与钳指和滑套相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带有至少3根钳指的爪形的钳头,替代传统的剪刀形的钳头,从而大大提高活检钳对人体组织的抓握牢度,避免其从钳头内脱离,进而有效提高取样的成功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抓取牢固的活检钳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内窥镜检查作为一种辅助诊断的方法,在临床医学检查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活检钳可以通过内窥镜钳道伸入到病人的体内并夹取病变组织,是内窥镜检查中获取病理标本不可缺少的工具。参阅图1,现有的活检钳其头部通常设有两块相互铰接从而形成剪刀状的夹板a。但是,由于人体胸腔内的病变部位的组织硬且滑,在夹取期间很容易出现从两块夹板a之间滑脱出的现象,导致取样失败,亟待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抓取牢固的活检钳,能够大大提高活检钳对人体组织的抓握牢度,避免其从钳头内脱离,进而有效提高取样的成功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抓取牢固的活检钳,包括钳体主体和钳头,所述钳头包括至少3根钳指,所述钳体主体控制钳指相互靠拢或者远离从而实现人体组织的抓握或放开。
作为优选,所述钳体主体包括操作柄、导管和拉绳,所述操作柄包括柄杆和滑套,所述柄杆的顶端与导管的底端相连接,至少3根所述钳指分别铰接在导管的顶端,所述滑套滑动连接在柄杆之外,若干根所述拉绳分别穿设在导管的管内通道之中,所述拉绳的上下两端分别与钳指和滑套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柄杆的底端设有挡件。
作为优选,所述挡件呈环状。
作为优选,所述钳头包括支撑板和钳指,所述支撑板水平设置在导管的顶端,至少3根所述钳指分别环绕设置在支撑板的边缘处并与支撑板相铰接。
作为优选,所述钳指的顶端设有尖锐部。
作为优选,所述钳指呈弯月状且底端与支撑板的边缘相铰接,所述拉绳的顶端与钳指的内侧中下部相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拉绳的顶端穿过支撑板的绳孔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带有至少3根钳指的爪形的钳头,替代传统的剪刀形的钳头,从而大大提高活检钳对人体组织的抓握牢度,避免其从钳头内脱离,进而有效提高取样的成功率,整体结构简单,制备简便,成本低廉;通过将钳指设置成弯月状,并在其夹取端设置尖锐部,进一步方便人体组织的夹取;通过在柄杆的底端设置环状的挡件,一方面能够避免滑套从柄杆之中滑脱出,又方便悬挂放置。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活检钳的头部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抓取牢固的活检钳的主视图;
图3是图2的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操作柄、11-柄杆、12-滑套、13-挡件、2-导管、3-钳头、31-支撑板、32-钳指、321-尖锐部、4-拉绳、a-夹板。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一种抓取牢固的活检钳,包括钳体主体和钳头3,所述钳头3包括至少3根钳指32,所述钳体主体控制钳指32相互靠拢或者远离从而实现人体组织的抓握或放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市第二医院,未经嘉兴市第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1189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柔性膜与平面贴合的设备
- 下一篇:下水道止逆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