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物流自动扫码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116689.6 | 申请日: | 2021-05-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518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 发明(设计)人: | 周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森御自动化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K7/10 | 分类号: | G06K7/10;B65G15/30;B65G47/74 |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6 | 代理人: | 王前程 |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物流 自动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物流自动扫码系统,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底部的左右两端均设有支撑架,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架上设有第一电机,另外一个所述支撑架上还设有控制器;所述输送带的上方设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底部设有扫码器,扫码器的右侧设有第一检测器;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上方设有滑块,滑块的上方设有第二连接板,所述滑块的上端位于第二连接板的内部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底部的左右两端均设有固定板,所述第二连接板右侧的固定板的左端设有第一电动推杆,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左端与滑块的右端固定连接;本装置设有检测功能,当扫码器扫码失败时,能够使输送带停止运转,对物流箱进行二次扫码,有效的提高了扫码的成功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扫码领域,具体是物流自动扫码系统。
背景技术
在物流领域中,多通过传送带进行物流箱的传送,物流箱表面多贴有识别码,通过扫码器对物流箱进行扫码,可以获知物流箱内物品的具体信息。
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告号CN210377480U公开了一种物流自动扫码系统,包括滚筒式传送带,沿所述滚筒式传送带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扫码器、翻转机构以及第二扫描器,通过设置翻转机构,将物流箱翻转,从而使得物流箱贴有识别码标签的一侧被扫码器扫描到,实现对物流箱的自动扫扫码,提高物流系统的工作效率;但是该装置扫码的方式比较单一,不具备检测功能,不能确保对每个物流箱均成功扫码,扫码丢失率比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物流自动扫码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物流自动扫码系统,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底部的左右两端均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滚筒,所述滚筒通过输送带相连接;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架上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滚筒的前端固定连接,另外一个所述支撑架上还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内部设有微控制器;所述输送带的上方设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底部设有扫码器,所述扫码器的右侧设有第一检测器,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上方设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上方设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底部设有滑槽,所述滑块的上端位于滑槽的内部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底部的左右两端均设有固定板,所述第二连接板左侧的固定板的右端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右端与滑块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右侧的固定板的左端设有第一电动推杆,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左端与滑块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动推杆、扫码器、第一检测器以及第一电机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滑块的底部设有第二电动推杆,所述第二电动推杆的底部与第一连接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连接板的顶部设有连杆,所述支撑板的顶部设有滑道,所述连杆贯穿滑道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连杆的顶部固定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内部贯穿丝杠,所述丝杠的后端与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丝杠的前侧设有固定块,所述丝杠前端设有凸起,所述固定块的内部设有凹槽,所述凸起位于凹槽的内部并与其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扫码器的左侧设有第二检测器,所述第二检测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设有检测功能,当扫码器扫码失败时,此时第一检测器检测到扫码失败将信号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第一电机停止转动,进而使输送带停止对物流箱进行传输,第一电机停止转动的同时控制第一电动推杆向右运动,进而带动扫码器向右运动,扫码器向右运动的同时对物流箱进行扫码,当扫码成功时,扫码器将信号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第一电机转动以及第一电动推杆的复位,有效的提高了扫码的成功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物流自动扫码系统整体结构正视图。
图2为物流自动扫码系统第二连接板连接左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森御自动化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森御自动化系统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11668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