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承插式结构壁缠绕管有效
申请号: | 202121115967.6 | 申请日: | 2021-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787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张炜;王秋腾;王平;潘俊锋;罗信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永高塑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47/08 | 分类号: | F16L47/08;F16L9/1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一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0 | 代理人: | 王德祥 |
地址: | 5108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承插式 结构 缠绕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承插式结构壁缠绕管,包括管体、缠绕在管体上的缠绕壁管以及分别设置在管体两端的承口和插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口上从头到尾依次设置有第一密封胶圈槽和第二密封胶圈槽,所述第一密封胶圈槽的外径大于第二密封胶圈槽的外径;本实用新型的承插式结构壁缠绕管能够满足使用的刚度和韧性度,且管材在对接的时候具备更高的内外密封性,避免水从内向外漏和水从外向内渗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管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承插式结构壁缠绕管。
背景技术
聚乙烯结构壁缠绕管具有耐腐性、磨擦阻力低、抗磨损等优点,具有很高的环刚度,埋地深,而且整体成型工艺好,缝拉伸强度及防腐性高,寿命更长;具有多种可靠,方便的连接方式。这种管材目前已经成为当前塑料排水排污管材的投资热点。这类复合管的连接中,接头管件及其与管材的连接结构至关重要。
目前聚乙烯结构壁缠绕管有A型管、B型管和C型管,对于A型管通常使用的收缩带或收缩套或焊丝热熔焊接承插等连接方式存在非常大安全隐患,通常也很难保证闭水试验通过;而B型管(克拉管) 目前采用间歇式滚筒生产,该方式使用整体成型接头,成型后经车制成要求的接头尺寸,然后再通过人工将S型铜丝使用铆钉枪固定在承口内壁,操作工序较多,且由于铆钉容易生锈导致铜丝脱落,不适合在地质沉降比较严重地区使用,C型管则是一种连续生产方式有第一种接头生产方式,也有A型管连接方式。
对于胶圈承插连接,目前也有技术应用,但传统管材通常采用一个胶圈连接,给管材密闭性检测带来很大困扰,现有技术通常的做法是将管材连接好之后,在管材两端采用气囊堵住进行打压检测,该办法复杂,打压时间长,密闭效果差,也有办法是将管材一端用塑料板人工焊接,将管子树立,树立高度通常为2米到2.5米,根据试验压力决定,同样存在办法复杂,打压时间长的缺点,两种方便闭水效果差且失败率很高,更重要的是由于密封胶圈通常为由外向内的斜齿状,即使两种办法试验合格也仅证明管材内部的水无法向外渗透,而不能保证地下水往管子内部渗透,如出现地下水反渗透,就不能做到雨污分离,且可能会造成管子外围水土流失而造成塌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承插式结构壁缠绕管,满足使用的刚度和韧性度,且管材在对接的时候具备更高的内外密封性,避免水从内向外漏和水从外向内渗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承插式结构壁缠绕管,包括管体、缠绕在管体上的缠绕壁管以及分别设置在管体两端的承口和插口,所述插口上从头到尾依次设置有第一密封胶圈槽和第二密封胶圈槽,所述第一密封胶圈槽的外径大于第二密封胶圈槽的外径。
进一步地,所述承口上设置有圆环加强筋,所述圆环加强筋有若干个,均匀分布在承口的外表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承口的开口处和内部均设置有内倒角。
进一步地,所述插口的开口处设置有外倒角,所述外倒角与承口内部的内倒角相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密封胶圈槽与第二密封胶圈槽的间隔为10-30mm。
进一步地,所述缠绕壁管的横截面为圆形或多边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插口上设置第一密封胶圈槽和第二密封胶圈槽,能够在进行对接的时候放置胶圈提高对接的密封性;第一密封胶圈槽比第二密层胶圈槽的外径大,能够减少第一密封胶圈槽上的胶圈在安装时外涨对第二密封胶圈槽上的胶圈密闭性造成影响;承口上设置圆环加强筋,提高承口的刚性;由于第一密封胶圈槽上的胶圈和第二密封胶圈槽上的胶圈之间的密闭间隔间隔较小,冲水速度快,闭水效率很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承插式结构壁缠绕管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永高塑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永高塑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1159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润滑油净化过滤装置
- 下一篇:一种金属硅初级熔炼后烟气净化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