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组培瓶自动夹取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115247.X | 申请日: | 2021-05-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014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 发明(设计)人: | 范炜怡;李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林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申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74 | 代理人: | 邱兴天 |
| 地址: | 21003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培瓶 自动 夹取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培瓶自动夹取器,包括外壳、主夹、电动推杆、连接杆和调节装置,所述外壳的前端设置有2个主夹,且主夹通过轴与外壳相连接,所述外壳的底端设置有后盖,且外壳内部设置有电动推杆和电池,所述电池通过开关与电动推杆相连接,所述电动推杆的顶端设置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两侧均设置有齿条,所述主夹的底端设置有外齿,且外齿与齿条相啮合。该组培瓶自动夹取器设置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通过连接杆和齿条带动设置有齿的主夹旋转收缩,简单方便,使用者更容易控制组培瓶,同时主夹设置有调节装置,调节装置可以调节主夹内部的大小,使该夹取器适用于不同直径大小的组培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夹取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组培瓶自动夹取器。
背景技术
组培瓶也是菌种瓶(俗称:菌瓶)。用于培育种子幼芽品种培育的一种玻璃包装容器,玻璃包装容器无毒、安全、卫生、透明度和透光度都比较好,组培瓶对于植物类组织的培育很大的作用,目前有大批的种植户都学习组培技术,组培瓶能培育的植物有很多种,在生物实验室常用组培瓶为圆柱形玻璃罐,生物实验中常需要加热,当温度较高时,拿取培养瓶会非常不方便并且容易烫伤,同时需要将玻璃罐中的流动性较小的液体倒出时容易漏出,且不易及时停止,控制倒出量。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组培瓶自动夹取器,以解决目前的组培瓶拿取不方便,倒出量不好控制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组培瓶自动夹取器,包括外壳、主夹、电动推杆、连接杆和调节装置,所述外壳的前端设置有2个主夹,且主夹通过轴与外壳相连接,所述外壳的底端设置有后盖,且外壳内部设置有电动推杆和电池,所述电池通过开关与电动推杆相连接,所述电动推杆的顶端设置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两侧均设置有齿条,所述主夹的底端设置有外齿,且外齿与齿条相啮合,所述主夹上设置有调节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螺杆、把手和副夹,所述螺杆的一端连接有把手,螺杆的另一端连接有副夹。
进一步的,所述主夹中间设置有螺纹孔和镶嵌槽,且螺纹孔与螺杆相配合,镶嵌槽与副夹相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主夹的内侧面和副夹的内侧面均设置有橡胶,且主夹上设置有引流口。
进一步的,所述主夹的底端为圆形,且主夹的底端均匀设置有外齿。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的后端与后盖为螺纹连接,所述电池设置在外壳内部的电池槽中。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外部的下端设置有防滑套。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具有以下优势:
该组培瓶自动夹取器设置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通过连接杆和齿条带动设置有齿的主夹旋转收缩,简单方便,使用者更容易控制组培瓶,同时主夹设置有调节装置,调节装置可以调节主夹内部的大小,使该夹取器适用于不同直径大小的组培瓶,而且主夹内层使用橡胶能够对螺纹形状的组培瓶口起到防滑作用,电池可以更换,使用更加灵活。
附图说明
图1是组培瓶自动夹取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未经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11524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