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道路路口升降式警示柱及警示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113315.9 | 申请日: | 2021-05-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9769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 发明(设计)人: | 王明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御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F13/04 | 分类号: | E01F13/04;E01F9/615;E01F9/646 |
| 代理公司: | 天津智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45 | 代理人: | 兰芳 |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道路 路口 升降 警示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道路路口升降式警示柱,两个外壳间隔的设置在路口斑马线旁侧的路面,两个外壳上设置的红外光栅单元相对设置,在外壳上端部设置有与路口红绿灯同步显示的警示灯单元,所述外壳能在竖向方向上升降。本实用新型中,外壳整体竖向滑动的设置在套筒内,套筒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地面内设置的外筒内,便于外壳和套筒的整体安装和拆卸,外壳的升降便于不同场景下使用,出现违规行为时,路口执勤警察的手机可以收到提示,而路口摄像头可以进行跟踪拍摄,区域控制中心同时能够收到信息并进行各路口违规情况的统计和分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交通安全设施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道路路口升降式警示柱及警示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车流量的增加,交通路口的安全越来越重要,虽然交警部门会在人流量和车流量较大的路口安排更多的警力,但仍然会出现无法照顾各个位置的问题。有些厂家开发出一些辅助性的警示工具,比如:路口警示柱的结构是:包括外壳、红外光栅单元和发声单元,在人行道旁侧的便道上间隔安装两个外壳,两个外壳上的红外光栅单元相互对位,当红绿灯为红灯时,一旦行人、自行车或电动车穿过两个外壳之间,就会阻挡外壳之间的红外线,触发外壳上的发声单元发出警示声音。在实际使用中发现,1.某些行人、自行车或电动车在听到警示声音后仍然会继续穿行,易导致不安全事件的发生;2.路口执勤的交警在繁忙时无法得到提醒,不能及时观察到违反交规行为的发生;3.交通部门没有获取路口违规行为发生频次的手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能够升降、能够通过网络提示路口执勤交警、能够将违规次数和图像进行统计的一种道路路口升降式警示柱。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道路路口升降式警示柱,包括外壳和红外光栅单元,其特征在于:两个外壳间隔的设置在路口斑马线旁侧的路面,两个外壳上设置的红外光栅单元相对设置,在外壳上端部设置有与路口红绿灯同步显示的警示灯单元,所述外壳能在竖向方向上升降。
再有,所述外壳包括圆柱形上端部、圆柱形中部和圆柱形下端部,圆柱形中部的上端面和底面分别与圆柱形上端部和圆柱形下端部连接;
圆柱形中部的外径小于或等于所述圆柱形上端部的外径和所述圆柱形下端部的外径,在圆柱形中部侧壁设置所述红外光栅单元。
再有,圆柱形上端部的外缘或顶面设置有所述警示灯。
再有,圆柱形中部底面旁侧的圆柱形下端部的上端面设置有警示灯单元。
再有,所述圆柱形下端部竖向滑动嵌设在一个套筒内,该套筒嵌设在地面以下设置的外筒内,在套筒内设置有驱动圆柱形上端部、圆柱形中部和圆柱形下端部升降的驱动单元。
再有,所述套筒上端部外缘设置凸边,该凸边压在所述外筒上端面并通过螺栓相互固定。
再有,所述套筒上端内缘设置有密封单元。
再有,所述驱动单元为电动推杆单元、丝杠丝母单元、直线电机单元或齿轮齿条单元。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警示系统,包括多个路口,每个路口的斑马线两侧的路面上间隔设置两个所述的警示柱,每个警示柱的红外光栅单元、警示灯单元和驱动单元均连接路口控制单元,该路口控制单元还连接路口摄像单元和红绿灯单元,路口控制单元接收红外光栅单元的输出数据并向红绿灯单元和驱动单元发送控制指令。
再有,所述路口控制单元通过数据传输单元分别连接路口警察手机和区域控制中心。
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技术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御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御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11331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驱动轴与差速器连接的卡簧
- 下一篇:一种新型医用护腰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