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硫脱硫塔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111132.3 | 申请日: | 2021-05-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062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 发明(设计)人: | 雷秀坚;谢雄;张娜;甘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能源集团国源电力有限公司;四川白马循环流化床示范电站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53/50 | 分类号: | B01D53/50;B01D53/83;B01D53/75 |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施敬勃 |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循环 流化床 锅炉 脱硫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硫脱硫塔,涉及脱硫设备的技术领域。该循环流化床锅炉硫脱硫塔包括第一反应塔和第二反应塔。第一反应塔包括第一进气口、第一反应室和第一气流加速段,第一气流加速段的第一端与第一进气口连通,第一气流加速段的第二端与第一反应室连通。第二反应塔包括第二进气口、第二反应室和第二气流加速段,第二气流加速段的第一端与第二进气口连通,第二气流加速段的第二端与第二反应室连通。第一反应室与第二反应室连通。该方案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采用双塔用于循环流化床的脱硫占用空间大,且压力和流量调节难度大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脱硫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硫脱硫塔。
背景技术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但其中劣质煤占比在40%左右且储存量大,但劣质煤中含硫量较大,燃烧时对硫化物的去除是一项技术难题。
在火力发电厂内,循环流化床锅炉脱硫尾部脱硫技术主要有两种,一种为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法,该工艺吸收剂采用石灰石,并以循环浆液的状态在脱硫塔内与烟气接触反应,烟气中的SO2与浆液中的CaCO3进行化学反应被脱除,生成的亚硫酸钙被进一步强制氧化,最终反应产物为石膏(CaSO4·2H2O),可综合利用或灰场堆放。另一种为循环流化床半干法脱硫,该工艺原理是循环流化床锅炉烟气进入循环流化床反应塔,然后经过加速,并进入流化床段。物料在循环流化床反应塔气固两相流的作用下,产生激烈的湍动,并与塔内消石灰充分接触反应。同时返料斜槽将除尘器捕捉下来的脱硫灰重新送入塔内参与反应,提高了脱硫剂利用率。但是相关技术中半干法的脱硫塔均采用单塔结构,由于脱硫塔直径较小,造成处理量受到限制。虽然可以通过增加半干法的脱硫塔的数量增加处理量,但是增加半干法的脱硫塔数量后,增加了脱硫塔占用空间,并且还需要根据需要实时调节各脱硫塔的压力和流量,以避免多个脱硫塔之间压力波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硫脱硫塔,以解决相关技术中采用双塔用于循环流化床的脱硫占用空间大,且压力和流量调节难度大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硫脱硫塔包括第一反应塔和第二反应塔,
第一反应塔包括第一进气口、第一反应室和第一气流加速段,第一气流加速段的第一端与第一进气口连通,第一气流加速段的第二端与第一反应室连通;
第二反应塔包括第二进气口、第二反应室和第二气流加速段,第二气流加速段的第一端与第二进气口连通,第二气流加速段的第二端与第二反应室连通;
第一反应室与第二反应室连通。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硫脱硫塔至少包括第一反应塔和第二反应塔,进而提高循环流化床锅炉硫脱硫塔处理效率。第一反应室和第二反应室连通,使得第一反应室或第二反应室内气压变化的情况下,均衡第一反应室和第二反应室内的气压,以避免第一反应塔和第二反应塔内的气压不均衡导致第一反应塔和/或第二反应塔内的气流絮乱,减小第一反应塔和第二反应塔内的压力差或气流差,降低循环流化床锅炉硫脱硫塔影响循环流化床锅炉内负压或循环流化床锅炉停机的风险。并且,该循环流化床锅炉硫脱硫塔还可以简化第一反应塔和第二反应塔内压力和流量的难度,以便于协调控制第一反应塔和第二反应塔内的气压和烟气流量。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公开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硫脱硫塔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公开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硫脱硫塔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能源集团国源电力有限公司;四川白马循环流化床示范电站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国家能源集团国源电力有限公司;四川白马循环流化床示范电站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1111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绝缘电阻测试系统
- 下一篇:一种模块组合式暖气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