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工程给排水管防渗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110807.2 | 申请日: | 2021-05-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111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 发明(设计)人: | 吴喜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喜龙 |
| 主分类号: | F16L21/06 | 分类号: | F16L21/06;F16L55/07;F16L55/24;F16J15/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5000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工程 排水管 防渗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工程给排水管防渗装置,包括:管体、除污槽、连接孔;所述储物槽位于管体内下侧的中间,且储物槽与管体为一体式结构;所述连接孔位于除污槽下侧的中间,且连接孔与除污槽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排污管的下端设置在连接孔的内部,且排污管与连接孔之间插接;所述固定夹设置在管体的前侧,且固定夹与管体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连接槽分别位于管体内的左右两端,且连接槽与管体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第一密封圈设置在连接槽的内端,且第一密封圈与连接槽之间卡接。通过在结构上的改进,具有预防渗漏,固定紧固以及自动清洁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装置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给排水管防渗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工程给排水管防渗装置。
背景技术
给排水系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它是为人们的生活生产以及市政消防提供用水和废水排除的设施,是建筑工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目前常见给排水管线的连接结构较为简单,导致管线在使用过程中会发生渗漏,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同时,缺少对管体内部进行清洁的机构,导致管线容易发生堵塞,影响给排水系统的正常使用。
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给排水管防渗装置,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给排水管防渗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常见给排水管线的连接结构较为简单,导致管线在使用过程中会发生渗漏,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同时,缺少对管体内部进行清洁的机构,导致管线容易发生堵塞,影响给排水系统正常使用的问题和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工程给排水管防渗装置,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建筑工程给排水管防渗装置,包括:管体、除污槽、连接孔、排污管、固定夹、连接槽、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连接板、固定箍、第一螺栓、第二螺栓;所述除污槽位于管体内下侧的中间,且除污槽与管体为一体式结构;所述连接孔位于除污槽下侧的中间,且连接孔与除污槽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排污管的下端设置在连接孔的内部,且排污管与连接孔之间插接;所述固定夹设置在管体的前侧,且固定夹与管体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连接槽分别位于管体内的左右两端,且连接槽与管体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第一密封圈设置在连接槽的内端,且第一密封圈与连接槽之间卡接;所述第二密封圈设置在连接槽的内侧,且第二密封圈与连接槽之间卡接;所述连接板分别设置在管体上下两侧的左右两端,且连接板与管体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固定箍分别设置在管体的左右两端的上下两方,且固定箍与管体通过连接板和第一螺栓相连接;所述第一螺栓设置在连接板和固定箍的中间,且第一螺栓分别与连接板和固定箍之间穿接;所述第二螺栓分别设置咋上下两相邻固定箍的前后两方,且第二螺栓与固定箍之间穿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工程给排水管防渗装置所述除污槽为正视呈直角梯形,俯视呈长方形的槽状结构。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工程给排水管防渗装置所述排污管为侧视呈乚字形的管状结构,且排污管与固定夹之间卡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工程给排水管防渗装置所述连接槽为圆环形的槽状结构,且连接槽的截面呈L形。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工程给排水管防渗装置所述第二密封圈的截面呈楔形。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工程给排水管防渗装置所述连接板为长方形的板状结构,且连接板的内部设有一处圆形的通孔。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工程给排水管防渗装置所述固定箍由一处侧视呈Ω形的杆状结构和位于其外侧的带孔矩形板组成,且固定箍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一处圆形的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喜龙,未经吴喜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1108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麻醉科用麻醉器具放置箱
- 下一篇:一种用于合金粉末压制品的转移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