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通道腔的多功能导管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1109854.5 | 申请日: | 2021-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412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于波;康维;候静波;贾海波;赵晨;徐晨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医科大学;全景恒升(北京)科学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25/10 | 分类号: | A61M25/10;A61B17/22;A61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张文宝 |
地址: | 150086 黑***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道 多功能 导管 系统 | ||
1.一种带通道腔的多功能导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管(100)、第二腔体(106)和锐角连接部(200);其中导管(100)包括:由近端至远端一体构成的第一腔体(104)、导丝开口部(115)和共用腔(105),第一腔体(104)的一侧设有与其并排的第二腔体(106),第二腔体(106)通过锐角连接部(200)与导丝开口部(115)上的条状开口(116)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通道腔的多功能导管系统,其特征在于,导丝(203)穿过所述共用腔(105)、所述导丝开口部(115)、所述锐角连接部(200)和所述第二腔体(106);所述第二腔体(106)的长度为30mm~10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通道腔的多功能导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条状开口(116)的轴向长度的尺寸为3mm~10mm,宽度的尺寸为0.4mm~0.6mm,所述锐角连接部(200)与导管(100)的夹角为3~10°。
4.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一种带通道腔的多功能导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100)的近端安装有伸缩部(103),伸缩部(103)的近端安装有近端外壳(10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通道腔的多功能导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端外壳(101)上开有冲压口(118),冲压口(118)通过安装于导管(100)内侧的冲压通道(119)与安装于共用腔(105)的中部外的球囊(107)相连;共用腔(105)的中部外还设有两组远端电极(113),且球囊(107)覆盖在远端电极(113)外。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通道腔的多功能导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端外壳(101)内设有成像通道连接头(108)和冲击波电极连接头(109),且成像通道连接头(108)和冲击波电极连接头(109)分别与成像引擎和电源相连;成像通道(110)和导线组(112)一同穿过第一腔体(104),导线组(112)穿过成像通道(110)的内腔;成像通道(110)近端的成像通道连接头(108)通过成像通道(110)与远端的成像探头(111)连接,冲击波电极近端的冲击波电极连接头(109)通过导线组(112)与远端的远端电极(113)连接;所述近端外壳(101)上开有液体冲洗口(10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带通道腔的多功能导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通道(110)的外侧设有扭矩传输部件(301),扭矩传输部件(301)的近端与成像通道连接头(108)固接,扭矩传输部件(301)的远端与成像探头(111)固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通道腔的多功能导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共用腔(105)的远端安装有超软端(114),共用腔(105)的内腔延伸至超软端(114)的内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通道腔的多功能导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共用腔(105)的管壁上设有下凹的标记部(300),标记部(300)为导管壁上渗透一层散射强的物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带通道腔的多功能导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记部(300)渗透的散射强的物质为金属钛,标记部(300)的深度为30微米至100微米,共用腔(105)的管壁厚度为100微米至150微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医科大学;全景恒升(北京)科学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医科大学;全景恒升(北京)科学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10985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