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显微操作持卵针有效
申请号: | 202121108997.4 | 申请日: | 2021-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298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廪典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435 | 分类号: | A61B17/435 |
代理公司: | 上海远同律师事务所 31307 | 代理人: | 张坚 |
地址: | 201515 上海市金山***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显微 操作 持卵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显微操作持卵针,其持卵端为圆柱状的针体,所述持卵端的端面上具有开口,所述开口向所述针体内部延伸形成吸孔,所述持卵端的端面为平直面,所述持卵端的端面外边缘和所述开口的孔径边缘均为直角或接近直角。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持卵针降低了机械切割法操作的难度,具有更容易将活检的囊胚细胞与囊胚本体分离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殖医学领域的显微操作的耗材,具体涉及一种显微操作持卵针。
背景技术
辅助生殖领域中,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injection,ICSI)和胚胎活检(biopsy,包括极体活检、卵裂期胚胎活检和囊胚期胚胎活检,以下统称为胚胎活检)都需要用到显微操作固定针,即利用负压吸力将卵子和胚胎固定住,方便进行显微注射或胚胎活检等操作,业内一般将其称为持卵管或持卵针。
囊胚活检的一般程序是:先用持卵针将囊胚固定,再用活检管吸取部分囊胚细胞(一般为5-10个细胞)至活检管内,然后用激光切割技术将这几个细胞样本与囊胚本体分离,并装载至样本管内进行下一步检测。激光切割是目前囊胚活检的主要方法,但是该方法对囊胚的损伤较大。
将细胞样本与囊胚本体进行分离还有另外一种方法,即机械切割法(flicking)。一般的操作是:活检管吸取细胞样本后,将活检管与持卵针靠近,并与持卵针擦碰,利用二者擦碰产生的机械力将样本与囊胚本体分离。
机械切割法对囊胚的损伤较小,使用该方法活检有增加趋势,包括纯机械法(完全不打激光)和部分机械法(即减少打激光的次数,结合使用flcking法)。
目前的持卵针为圆柱状结构,开口处为内凹的圆形结构,外壁光滑,机械切割时容易滑脱,操作难度大,对胚胎学家的操作水平有较高要求,需要有操作技巧,否则需要多次才能完成切割。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容易将活检的囊胚细胞与囊胚本体分离,方便进行机械切割法操作的显微操作持卵针,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显微操作持卵针,其持卵端为圆柱状的针体,所述持卵端的端面上具有开口,所述开口向所述针体内部延伸形成吸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直径小于待分离的囊胚细胞,所述持卵端的端面为平直面,所述持卵端的端面外边缘和所述开口的孔径边缘均为直角边或接近直角。
由于持卵端的端面为平直面,且持卵端的端面外边缘和开口的孔径边缘均为直角边缘,这就使得开口处是锋利结构,这利于进行机械切割法操作,活检管与该持卵针进行擦碰,一般1-2次(多数1次)即可完成切割,实现活检的囊胚细胞与囊胚本体的分离。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针体的直径为80-160微米,所述开口的直径为15-50微米。所述吸孔从所述开口等径地向所述针体内部延伸。
因此,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持卵针降低了机械切割法操作的难度,具有更容易将活检的囊胚细胞与囊胚本体分离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显微操作持卵针,其持卵端101为圆柱状的针体,持卵端101的端面上具有开口200,开口200向针体100内部延伸形成吸孔300,持卵端101的端面为平直面,持卵端的端面外边缘102和开口200的孔径边缘201均为直角边缘。吸孔300等径地从开口延伸向出针体内部延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廪典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廪典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10899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印刷涂胶用快速吹干设备
- 下一篇:一种省力型动物饲养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