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血液运输跟踪及检测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2121105638.3 | 申请日: | 2021-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819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发明(设计)人: | 穆子健;候世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拓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11/00 | 分类号: | B25J11/00;B25J19/00;G01N33/4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流亭***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血液 运输 跟踪 检测 机器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且公开了血液运输跟踪及检测机器人,包括功能单元和安装机构,所述功能单元包括有识别模块、检测模块、诊断模块、血液样本信息模块、获取模块、定位追踪模块、中央系统处理模块、存储模块、显示模块、音频模块、扬声器模块和受话器模块,所述识别模块的输出端与检测模块的输入端信号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功能单元、识别模块、检测模块、诊断模块、血液样本信息模块、获取模块、定位追踪模块、中央系统处理模块、存储模块、显示模块、音频模块、扬声器模块和受话器模块,达到了监测、处理和分类血液样本和其他生化样本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为血液运输跟踪及检测机器人。
背景技术
智能样品监测与分拣解决方案是一种全自动的解决方案,用于监测、处理和分类血液样本和其他生化样本。它涵盖了从采集患者样本到医院测试的全过程,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唯一地识别、跟踪和监测样本,到临床生化样品的自动解包和分拣实验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血液运输跟踪及检测机器人,达到监测、处理和分类血液样本和其他生化样本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血液运输跟踪及检测机器人,包括功能单元和安装机构,所述功能单元包括有识别模块、检测模块、诊断模块、血液样本信息模块、获取模块、定位追踪模块、中央系统处理模块、存储模块、显示模块、音频模块、扬声器模块和受话器模块,所述识别模块的输出端与检测模块的输入端信号连接,所述检测模块的输出端与诊断模块的输入端信号连接,所述诊断模块的输出端与血液样本信息模块的输入端信号连接,所述血液样本信息模块的输出端与获取模块的输入端信号连接,所述获取模块的输出端与定位追踪模块的输入端信号连接,所述定位追踪模块的输出端与中央系统处理模块的输入端信号连接,所述中央系统处理模块的输出端与存储模块的输入端信号连接,所述中央系统处理模块的另一个输出端分别与显示模块的输入端、音频模块的输入端信号连接,所述音频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扬声器模块的输入端、受话器模块的输入端信号连接。
优选的,所述安装机构包括有转动底座、凹形铰接座、第一转动杆、L型连接件、第二转动杆、第一转动销、旋转座、连接器、夹器、数据线、固定板、智能监控装置本体和第二转动销。
优选的,所述转动底座的顶部与凹形铰接座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与凹形铰接座通过第一转动销转动连接,所述L型连接件的底端与第一转动杆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L型连接件与第二转动杆通过第二转动销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转动杆的左端与旋转座的右侧通过转动轴承转动连接,所述旋转座的左侧与连接器的顶部铰接活动连接,所述连接器的底部与固定板的右侧顶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转动杆的顶部与夹器的底部固定安装,所述数据线的左端贯穿夹器的右侧并延伸至夹器左侧与智能监控装置本体的接线端电性连接,所述智能监控装置本体的顶部与固定板的底部固定安装。
优选的,所述功能单元固定安装在智能监控装置本体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血液运输跟踪及检测机器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功能单元、识别模块、检测模块、诊断模块、血液样本信息模块、获取模块、定位追踪模块、中央系统处理模块、存储模块、显示模块、音频模块、扬声器模块和受话器模块,达到了监测、处理和分类血液样本和其他生化样本的效果。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安装机构、转动底座、凹形铰接座、第一转动杆、L型连接件、第二转动杆、第一转动销、旋转座、连接器、夹器、数据线、固定板、智能监控装置本体和第二转动销,达到了便于安装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安装机构正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安装机构侧视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拓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拓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1056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