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肠杆菌分离储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105217.0 | 申请日: | 2021-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625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陈廷涛;魏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M1/02 | 分类号: | C12M1/02;C12M1/00;B04B5/04;B04B15/02;C12R1/1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031 江西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肠杆菌 分离 储存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肠杆菌技术领域,具体揭示了一种大肠杆菌分离储存装置,包括管式离心机,所述管式离心机包括有位于底部的进液管、位于右侧的轻液出管和位于正面的重液出管,所述管式离心机底部右侧设置有支撑底板;本实用新型大肠杆菌分离储存装置,通过设置的重液储存罐、轻液储存罐配合连接管,可以有效的使得分离出来的大肠杆菌可以更少的与空气接触,有效的保证了其分离的质量,同时通过设置的储存箱配合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以及冰水,可以有效的对分离出来的大肠杆菌进行降温处理,保证了其储存环境的温度适合,保障了存活率,解决了传统分离时其容易缺少密封结构和降温结构,降低大肠杆菌存活率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肠杆菌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大肠杆菌分离储存装置。
背景技术
大肠杆菌是动物肠道中的正常寄居菌,其中很小一部分在一定条件下引起疾病,大肠杆菌的血清型能够引起人体或动物胃肠道感染,主要是由特定的菌毛抗原、致病性毒素等感染引起的,除胃肠道感染以外,还会引起尿道感染、关节炎、脑膜炎以及败血型感染等。
目前大肠杆菌在进行分离时会使用到管式离心机,在运作时,工作人员一般都是直接拿容器接住分离出来的大肠杆菌,但在一段时间的分离过程中,不仅会使得分离出来的大肠杆菌与外界空气接触较多,也容易受到外界温度的影响,可能会导致分离出来的大肠杆菌存活率较低,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大肠杆菌分离储存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大肠杆菌分离储存装置,具备降低分离出来的大肠杆菌与空气的接触时间和降低外界温度影响等优点,解决了传统分离时其容易缺少密封结构和降温结构,降低大肠杆菌存活率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大肠杆菌分离储存装置,包括管式离心机,所述管式离心机包括有位于底部的进液管、位于右侧的轻液出管和位于正面的重液出管,所述管式离心机底部右侧设置有支撑底板;所述支撑底板顶部右侧固定连接有储存箱,所述储存箱内腔设置有重液储存罐和轻液储存罐,所述重液储存罐和轻液储存罐顶部靠近背面的位置均固定连通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对接套筒,两根所述连接管分别与轻液出管和重液出管对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重液储存罐和轻液储存罐均为不锈钢制成,所述重液储存罐和轻液储存罐顶部均螺纹连接有密封盖。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使得冰水的温度更好的进行传递,同时也更好的进行保温。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储存箱内腔中央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正面的中央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将重液储存罐和轻液储存罐分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可以更好的将重液储存罐和轻液储存罐隔离开,方便工作人员区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两个所述密封盖顶部的中央位置均固定连接有把手,两个所述把手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防滑橡胶垫。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使得工作人员在分离完成后,更好的取拿重液储存罐和轻液储存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隔板靠近轻液储存罐的一侧开设有通孔,该通孔贯穿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背面的空腔内填充有冰水。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使得冰水可以更好的进入到轻液储存罐放置的空腔内对其进行降温处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底板左侧固定连接有对接卡块,所述管式离心机右侧底部开设有与对接卡块相适配的卡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使得支撑底板可以有效的与管式离心机进行分离和组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两个所述对接套筒内壁靠近顶部的位置和重液出管以及轻液出管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相互吸引的永磁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大学,未经南昌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1052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